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2 . 湖北云梦睡虎地11号秦筑地出土了秦简《语书》,经比对,竹简上的文字多处为避秦始皇名讳,改“正”为“端”,如”“端民心”“公端人心”等。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
A.皇帝权威至高无上B.秦始皇的功德受到称颂
C.“书同文”遭到抵制D.君主专制体制严谨高效
4 . 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B.皇权世袭的特点
C.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D.中央集权的加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具有原始民主色彩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C.皇权受到相权制约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     
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2022-11-26更新 | 105次组卷 | 46卷引用: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指出,皇帝制度是以皇帝为核心、以官僚机构为主轴的政治制度,皇帝可以集中国家的一切权力,结束国家四分五裂的局面,达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格局。这体现出
A.皇帝制度利于维护国家统一B.皇帝独尊的特点
C.“家天下”政治观念逐渐形成D.中央权威的渗透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自今已来,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始皇死后,其十八子胡亥继位成为秦二世。这说明
A.始皇自认功德显著B.秦朝皇权至高无上
C.秦朝皇位世袭传承D.秦朝皇帝独尊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清代科考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等字,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在本质上反映出
A.八股之风愈演愈盛B.君主专制影响深刻
C.科考规范愈加严格D.君王名号不再避讳
2020-12-29更新 | 203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西桂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南宋何澹《龙泉县志》:近境有剑池湖,世传欧冶子于此铸剑,其中一号龙渊。”龙泉原名龙渊,因剑而得名,唐时因避高祖李渊讳,改名龙泉。改名体现了              
A.皇权的独尊地位B.分封制度的影响
C.宗法观念的影响D.中央集权的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