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朝的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且以右为尊。丞相的工作职责是        
A.主管军事系统B.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C.负责监察系统D.代替皇帝处理政事
2023-02-03更新 | 201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桃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这反映了(     
A.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B.秦始皇非常勤政事必躬亲
C.皇帝权力未形成高度集中D.秦分化相权加强中央集权
22-23高一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卢生求仙药不得后逃亡,秦始皇“使御史悉案问诸生”。三十六年,东郡刻石出现咒秦始皇之语,秦始皇“遣御史逐问”。秦二世杀害大将蒙恬,也是“遣御史曲宫乘传之代”。由此可见,秦朝御史(     
A.具有独立司法权B.担任侍从顾问
C.直接受命于皇帝D.位高而权重
2022-11-21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百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度量衡B.设立太尉C.设立御史大夫D.设立丞相
2022-10-10更新 | 159次组卷 | 27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响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1)从材料一图1、图2中分别提取至少两项历史信息,并指出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
(2)针对材料一图1时期制度的弊端,图2时期实行怎样的地方行政制度?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图-是哪制度?图二是哪制度?后者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2021-12-10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6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B.相权严重威胁了皇权
C.宰相制度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灭亡的危险
2021-12-07更新 | 435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有利于皇帝决策集思广益
C.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D.起到了限制和监督皇权的作用
2021-11-03更新 | 263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潼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秦汉时期,皇权还是受到一些制约的。“国有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这种制度是氏族社会民主制和周代内外朝的遗留,对皇帝权力起到了一些限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民主倾向。”秦汉时期,符合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刺史制度C.朝议制度D.郡县制
9 . 秦朝中央政府机构如图所示,它反映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①宗法分封   ②民主法制   ③分权牵制   ④君主专制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0 . 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2021-06-24更新 | 608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调研(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