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朝的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秦朝设左、右丞相。且以右为尊。丞相的工作职责是        
A.主管军事系统B.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C.负责监察系统D.代替皇帝处理政事
2023-02-03更新 | 201次组卷 | 2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这反映了(     
A.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B.秦始皇非常勤政事必躬亲
C.皇帝权力未形成高度集中D.秦分化相权加强中央集权
3 . 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授,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该学者认为,秦朝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是
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B.强化思想控制,实行愚民政策
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
2021-11-07更新 | 178次组卷 | 3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
A.通判B.御史大夫C.太尉D.监察御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汉时期,皇权还是受到一些制约的。“国有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这种制度是氏族社会民主制和周代内外朝的遗留,对皇帝权力起到了一些限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民主倾向。”秦汉时期,符合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刺史制度C.朝议制度D.郡县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春秋以来,就有“相”之称。战国后期,“相也者,百官之长也”;秦废相国,复置丞相,设一员称丞相,设二员则称左、右丞相。“相”的演变反映了古代中国
A.皇帝权力受到削弱B.官僚机构逐渐完善
C.丞相掌握国家实权D.皇权与相权的制衡
7 . 对古代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有学者将其称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的对立面。也有学者认为,古代中国的皇帝很难做到为所欲为的专制。下列制度中最能制约皇权的是
A.秦汉的宰相制B.古代的监察体制
C.九品中正制D.明清的内阁制
8 . 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
2020-10-12更新 | 491次组卷 | 7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记载,秦朝中央职官除三公九卿外,还有上卿级别的前后左右将军,负责掌管京师治安的中尉,负责修筑宫廷的将作少府等等。这些职官不由世袭而来,而由皇帝亲自任命。由此可知,秦朝中央官制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有利于提高政权的运行效率
C.开创官僚政治的运行模式D.表明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2020-02-09更新 | 703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统练(七)历史试题
10 . 在公元前213年的一天,一位秦朝官吏在赴任的途中,马匹受惊踩死了一位农家小孩子后扬长而去,为此这位小孩子的父母想告这位官吏。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小孩的父母应该()
A.找御史大夫B.直接找皇帝
C.找丞相D.找这位官吏的上级
2019-11-11更新 | 106次组卷 | 2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