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陈列的木简,木简上的文字是“迁陵以邮行洞庭”。此木简插入公文或信函中,告知邮传人员要从“迁陵县”送到“洞庭郡”。对该邮简认识正确的是
A.出土文献一印证了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
B.出土文献一呈现了秦中央机构决策程序
C.实物史料记录了郡守和县令征收赋税的职责
D.实物史料一反映了秦中央集权国家的治理方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上计是将地方上的各级官吏所管辖的在一定时期的人口、财物和土地的变动数量以及税收、支出的数量上报给相关官吏接受审计的思想。由此可见,秦朝实施上计制度的目的是
A.规范官吏考核B.增加政府收入
C.强化中央集权D.加强君主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中国国度思想即将形成的关键时期,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并进一步铲除了诸侯割据称霸的 制度基础,从此,无论时局如何变迁,各地百姓期盼的都是国家的统一。这种国度思想形成的 关键是
A.儒家思想极力维护B.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C.商鞅变法奠定基础D.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委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选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摘编自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大一统”内涵变化的原因。
2021-02-02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在秦朝,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但郡守必须上承中央政令。同时,秦朝在郡中还 设郡尉,负责军务;设郡监,监察该郡的行政。这表明秦朝
A.中枢权力体系趋完备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权威D.注重地方权力相互制约
2021-01-03更新 | 712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2020-10-19更新 | 220次组卷 | 45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民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
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020-10-13更新 | 311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2-2013学年安徽省涡阳四中高二下学期5月质检历史试卷
8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020-07-29更新 | 123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得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秦统一全国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政治制度,从皇帝及于中央朝廷,从中央朝廷下达到地方政权,形成一个结构严谨、完整的管理体系,并且直接影响以后各朝代的政治制度,从秦到清的政治制度一直是因循渐序地发展的。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实行的两大政治制度,并谈谈二者之间的关系。
(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 当时的进步性。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特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史记》 卷六《秦始皇本纪》: ……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下列有关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措施是对周分封制的否定   ②该措施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③该措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该措施是秦朝最基层的行政管理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2020-02-2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