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孔子说:“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自汉代起,“祖功宗德”成为历代帝王庙号制定的基本原则,但“曹魏有三祖,朱棣为成祖,福临(清顺治帝)为世祖、玄烨(康熙帝)为圣祖”的现象也曾频频出现。这说明庙号的制定意在(     
A.凸显专制皇权的威严B.传承儒家的礼乐制度
C.塑造君主的开明形象D.彰显以德治国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认为,秦朝的第一个改变是为统治者设计了一个新制度,成为“大一统”所需的一种能够超越地域联系的制度和价值观,这种制度和价值观的绝对权威是半人半神的统治者。这种制度的特点是(     
A.等级森严B.皇权至上C.垂直管理D.分工明显
2022-11-15更新 | 394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线上模拟历史试题
4 . 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后人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这就是秦始皇的三大革命:称皇帝,反封建,大一统。革命的结果,是帝国制度取代了邦国制度,并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极其深远。”据此,无法得出的选项是(     
A.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君主专制制度对后世形成了长远影响
C.秦朝开创的郡县制从根本上消除了地方与中央的对立D.“大一统”政体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记》记载,秦完成统一后,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奏请秦王,“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这些做法意在(     
A.进行制度创新B.确定皇帝的权力
C.规范行政程序D.彰显皇权独尊地位
2022-10-14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六典》云:“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二曰制书,三曰慰劳制书,四曰发敕,五曰敕旨,六 曰论事敕书,七曰敕牒。”唐代皇帝文书的命名方式(     
A.保障了政令的畅通和效率B.出于保证文书机密的考量
C.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体现了皇帝的权威与至尊
7 . 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后,不断完善名号制度,将华美的词语加在自身及其亲属头上,如追尊自己的父亲为“太上皇”,母亲为“皇太后”,姐妹为“长公主”,其子为“皇太子”“皇子”等。名号制度的不断完善旨在(     
A.证明皇权来源的合法性B.维护皇权的至高地位
C.论证君权神授的合理性D.推动权力向中央集中
2022-08-05更新 | 2546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学者论皇权与相权的关系: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处理庶政……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大事总汇于丞相,最后请皇帝裁决。说明秦朝实行“帝国体制”的主要特点是(     
A.权力相互制衡B.丞相专权C.皇权至高无上D.集体决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便将“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
A.推进统一进程B.树立专制权威C.加强思想控制D.压制诸侯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22年2月1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在中国古代一月又叫“政月”,秦朝第一位皇帝姓赢名政,为了避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加强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权力和地位至尊D.独断性和随意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