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孔子说:“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自汉代起,“祖功宗德”成为历代帝王庙号制定的基本原则,但“曹魏有三祖,朱棣为成祖,福临(清顺治帝)为世祖、玄烨(康熙帝)为圣祖”的现象也曾频频出现。这说明庙号的制定意在(     
A.凸显专制皇权的威严B.传承儒家的礼乐制度
C.塑造君主的开明形象D.彰显以德治国的理念
2 . 《史记集解》记载,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他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显示其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势。秦以前,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此可知皇帝制度的特点是(     
A.皇位世袭B.君权神授C.皇帝独尊D.中央集权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

材料二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新学伪经考》


(1)材料一与什么制度的创立有关?秦朝在中央和地方分别实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李斯提出了什么建议?分别说明该建议的实施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
4 . 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图片中分别提炼出一个或两个信息,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内容进行比较说明。(要求:提炼信息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11-03更新 | 254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朝确立了避讳制度,不能直呼皇帝的名字,平时说话作文遇到与皇帝名字相同或同音的字也必须避讳。这一制度的实施反映了当时(     
A.大一统国家凝聚力显现B.儒家伦理纲常已成主流
C.中央行政体制正在调整D.皇权至高地位得到强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皇帝制度形成后,其居处称“行在所”,所居称“禁中”,服食之物称“御”,所用车马称“乘舆”,皇帝有病称“不豫”皇帝去世称“驾崩”,入葬的坟墓称“陵”。皇帝的父母、妻妾和儿女也有专门的称号。此称谓(  )
A.使官僚政治逐步取代血缘政治B.体现了皇权上天赐予的神秘性
C.意在突出皇帝与众不同的地位D.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汉书·师丹传》记载,西汉末年,师丹出任大司空(御史大夫)后曾跟随丞相孔光等人上书“限田”,得到皇帝同意。然而“限田令”刚刚颁布,皇帝赐给一位宠臣的土地就将近法定限额的七十倍。这一事例反映出
A.皇权的非理性特征凸显B.群臣集议具有法律效力
C.私田逐渐得到官方承认D.丞相权力已被中朝分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秦始皇宣布:“八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这体现出的制度特征是(     
A.皇位世袭B.天命神授
C.皇权至上D.以法治国
2023-03-15更新 | 213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分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每到十月,天象恰好与这一都城乃至整个“天朝”的布局完全吻合:这时的“银河”与渭水相应,“离宫”与阿房宫同经,“阁道”与经由牵牛桥抵达阿房的驰道交相辉映,形成一个天地人间一体化的神奇世界。秦始皇如此设计都城意在
A.美化建筑B.神化皇权C.歌功颂德D.加强君权
10 . 秦代以前,卿大夫以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秦王嬴政的巨大功绩B.皇权世袭的特点
C.皇帝独尊的至上地位D.中央集权的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