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     
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
2022-07-16更新 | 428次组卷 | 62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始皇从根本上改变了间接统治的传统,采用官僚制度,建立起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这种改变是指
A.实行三公九卿制B.推行郡县制C.强化丞相权力D.创立皇帝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朝除规定丞相总理财政经济事务,收阅各地的“上计”之外,还首创了由御史大夫主持上计工作的制度,御史大夫的属官柱下史负责审阅各郡县、各部门呈送的有关户口、垦田及钱谷出入的上计报告。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控B.强化了三公之间的分权制衡
C.削弱了御史大夫的监察权D.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2021-04-25更新 | 385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吕思勉认为:“废封建,行郡县,事最明白无疑,然尤不宜行之大骤如此。以此见天下事之必以渐进,而躁急者之不足以语于治也。”由此可见,在他看来
A.秦朝废分封,行郡县为错误之举B.实行分封与郡县并行体制势在必行
C.制度变革过急不利于国家稳定D.应该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
2021-03-05更新 | 1039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昌吉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著名学者王亚南在分析了秦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后指出,其最基本的措施,则是“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规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材料表明秦朝实施郡县制度的主要作用是
A.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B.打击贵族政治
C.使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D.加强君主专制
2020-11-06更新 | 315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
2020-11-04更新 | 370次组卷 | 101卷引用:新疆哈密石油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史载:“秦变封建为郡县,恐基权重,故每郡但设一监一守一尉,以上别无统治之者。”这说明秦朝对地方(  )
A.管理高度严密B.注重分权制约C.人事任免频繁D.进行间接控制
8 . 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的发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高度集权局面
2020-02-02更新 | 102次组卷 | 26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的发展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020-01-13更新 | 261次组卷 | 48卷引用:新疆疏勒县八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战国时期,秦献公改造基层居民组织,将全国人口编为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这一举措被称为“户籍相伍”;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县一令,四十县”。“户籍相伍”和“集乡为县”
A.确立起皇帝制度
B.摧毁了宗法关系
C.建立起官僚政治
D.加强了基层治理
2019-10-18更新 | 904次组卷 | 4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兵团第一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