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战乱频仍。楚、晋、秦国已在边地重镇设“县”,尽管其长官最初多为世袭,但往往由国君直辖,与卿大夫的采邑大不相同。战国的“郡”最初是诸侯国的一种军区,所以其长官称“守”,即镇守者。上述材料说明
A.郡县制源于诸侯国加强对地方军政控制B.国君通过郡县统治各地
C.郡县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承担军事任务D.诸侯国加强了中央集权
2020-12-15更新 | 216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2020-10-19更新 | 220次组卷 | 45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2020-10-11更新 | 208次组卷 | 56卷引用:2011届山西省高三第三次四校联考文综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自秦代开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是一种严格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这种自上而下的垂直线型政府权力运作体系一直是我国古代行政管理系统的核心。其历史源头应当是(        )
A.郡县制B.分封制C.三省制D.行省制
2020-02-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始皇既卒,天下解体,怨望日甚。封建之残念,战国之余影,尚留存于人民之脑际。于是成卒一呼,山东响应,为古代封建政体作反动,而秦遂以亡。”该学者认为秦亡的原因是
A.群龙无首,吏治腐败B.统治残虐,民心思变
C.严刑峻法,文化专制D.推行郡县,地方离心
6 . 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郡县制不利于地方的发展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高度集权局面
2020-02-02更新 | 102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2019-10-24更新 | 650次组卷 | 120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阶段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同学在研究下列两幅图片后,对该阶段中国古代社会的变化特征得出一些感悟,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②从分裂到统一
③从世袭到任命
④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9-09-28更新 | 185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春秋时期各国执政都是出身于特定的世卿家族国君基本上无权任命执政,而战国宰相等高官多是由本国国君任命,宰相或者由国君最亲近的子弟姻亲担任,或者由出身寒微的士人担任。这反映了
A.血缘宗法制度完全被破坏
B.中央集权制度的全面建立
C.各国出于富国强兵的需要
D.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划时代的突破”是指
A.军功爵制B.郡县制C.三公九卿制D.皇帝制
2017-10-13更新 | 240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沁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