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  )
A.分封制B.郡国并行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23-03-07更新 | 336次组卷 | 56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郡县制是对早期国家的否定。”这一论断主要是基于,郡县制(     
A.按地域划分国民B.强化了皇权独尊
C.实行世卿世禄制D.保留了氏族部落
3 . 下图所示为秦朝形势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秦朝
A.君主专制主义色彩浓厚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活跃
C.国家建设取得突出成就D.官僚政治逐渐走向成熟
4 . 在秦朝,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但郡守必须上承中央政令。同时,秦朝在郡中还 设郡尉,负责军务;设郡监,监察该郡的行政。这表明秦朝
A.中枢权力体系趋完备B.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权威D.注重地方权力相互制约
2021-01-03更新 | 712次组卷 | 29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龙里县九八五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朝郡县制的确立被认为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
A.地方长官的选拔方式B.皇权的至高无上
C.郡县长官各司其职D.疆域规模的扩大
2020-10-07更新 | 228次组卷 | 38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七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阎步克先生认为,秦汉王朝是帝国时代的开端,具有开创奠基的意义,秦汉帝国的最基本特征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制度。下列各项中,能够说明以上特征的是
A.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B.宗法制、皇帝制、二府三司制
C.刺史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D.郡国并行制、皇帝制、世官制
2020-09-04更新 | 903次组卷 | 52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北师大遵义附属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史籍记载,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夜郎国灭,分犍为置牂柯郡,将犍为郡的汉阳县析出今毕节市七星关区、纳雍、大方等地,设置平夷县(治今七星关区),归属牂牁郡管辖,平夷从此成为县治机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作为下属的平夷县县令须听命于其直接上属牂牁郡郡守,升迁任免由郡守决定,并对其负责
B.牂牁郡和平夷县的长官都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免,不可以世袭
C.牂牁郡郡守和平夷县县令作为各自辖区内的最高长官,统揽辖区内的行政、司法和刑狱事务,其官职和爵位可以世袭
D.丞相是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牂牁郡郡守和平夷县县令须对丞相负责,受其监督
2019-12-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确立的需要
C.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D.适应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需要
2019-07-31更新 | 1144次组卷 | 52卷引用:纳雍五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创立皇帝制B.推行郡县制
C.统一六国D.实行“三公九卿”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可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阶段。从封建转向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集权政治向分权政治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2017-05-04更新 | 991次组卷 | 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思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