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史书记载:“陈胜起,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其故,皆引《春秋》之义对。”魏晋南北时期,编辑家法、谱牒蔚然成风,唐宋以降,这种风气尤其炽烈。这说明
A.秦“焚书坑儒”不足信
B.选官及婚姻取决于门第
C.儒学成意识形态的主流
D.儒家思想影响逐步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诗》
②《书》
③《墨子》
④《春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17-09-12更新 | 194次组卷 | 18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武帝时期,史官司马迁写《史记》没有将孔子的事迹归入记载个人历史的“列传”,而是将其抬高一级,升格为诸侯,作为“世家”来记载。与之相关的背景是
A.司马迁记史不严谨
B.孔子被追封为诸侯
C.儒家思想受到重视
D.汉武帝最崇拜孔子
16-17高二下·北京·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西汉中期以后,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孟子主张“民贵君轻”B.汉武帝起用儒学家参政
C.荀子主张“仁义”“王道”D.新儒学适应了时代需要
2017-08-06更新 | 143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图是一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某一思想流派时整理的示意图,这一思想流派是( )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梁任公曰:“我国有力之政治思想,乃欲在君主统治下,行民本之精神。”秦汉以后,“行民本之精神”主要得益于
A.“民贵君轻”理念的成功实践
B.法家思想因违背潮流而被抛弃
C.士人群体都极力反对君主专制
D.汉武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选项中,对以下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陈寿的作品于明清成为“四大奇书”之一
B.此时鲜卑拓跋部改国号为魏,定都平城
C.汉武帝时期的海上交通线促进文化交流
D.儒家文化是东北亚地区文化的重要内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汉书·地理志下》:“汉兴以来,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丛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 。这说明
A.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贤臣政治取代功臣政治D.加强君权而分散相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