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孟子和董仲舒虽然都属于儒家学派,但二者对君主的态度则大相径庭。孟子主张“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董仲舒却认为“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由此可得出
A.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神化皇权B.两者思想均提出于社会变革时期
C.两者思想均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D.董仲舒否定了先秦儒学
2020-06-1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的建议,实行了下列措施
①设立太学       ②实行中朝制度       
③令各郡国建立学校 ④起用儒学之士参与国家大事
A.①②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③
2020-06-08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观察下图,下列文献中,最有可能列入图中人物“讲经”范围的是(     

汉代画像石“讲经图”
A.《道德经》B.《春秋》C.《法经》D.《四书章句集注》
4 . 西汉武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以下史实发生在他统治时期的有
①反击匈奴,大修长城   ②设置太学,表彰六经
③任用王景,治理黄河   ④水排鼓风,铁业官营
A.①②B.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20-05-15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5 . 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秦朝部分统治思想得以继承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皇帝背离“独尊儒术”的初衷D.儒学不能顺应汉朝政治需求
2020-05-08更新 | 1082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史记李斯列传》:“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汉书董仲舒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上述两者的思想共同点是
A.实行国家思想统一B.采用法家思想治国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禁绝一切学派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公元前136年,西汉政府在太学中设立五经博士。该举措
A.促进儒学独尊地位确立B.使汉代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C.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D.推动汉代出现“文景之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汉武帝时期,官员审判案件时如果没有法律明文规定,可以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经义作为判案依据,史称“春秋决狱”。这说明
A.新原则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B.法律实施受儒家思想影响
C.汉武帝推崇依法治国的理念D.法律效力已高于儒家经义
2019·浙江·一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几千年来的中国,有人崇拜孔子,有人批判孔子,但是谁也绕不开孔子,孔子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   朕看古来帝王以仁义为治者,国祚延长,任法御人者,虽救弊一时,败亡亦促。既见前王成事,足是元龟(意指借鉴)。今欲专以仁义诚信为治。望革近代之浇薄也…朕今所好者,惟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誓无耳。

——唐太宗


(1)唐太宗自称好“周孔之教”,结合材料一说明他弃法崇儒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太宗是怎样从经济政策和法律制度方面实践“以仁义为治”的。

材料二   (康熙二十三年)戊寅,上次曲阜。己卯,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至诗礼堂,讲易经。上大成殿,瞻先圣像,观礼器。至圣迹殿,览图书。至杏坛,观植桧。入承圣门,汲孔井水尝之。顾问鲁壁遗迹,博士孔毓圻占对甚详,赐官助教。诣孔林墓前酹酒。书“万世师表”额。

——《清史稿》


(2)结合材料二说说康熙帝对孔子和儒家思想采取了什么态度?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子之武城(鲁国小邑,当时孔子的学生言偃任武城宰),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意谓治理这样一个小地方,用得着这样大张旗鼓地用礼乐进行教育吗)子游(言偃字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同学们)!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


(3)材料三中言偃任地方官实践了孔子的哪些政治主张?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孔子作为教育家的哪些风格?
2020-01-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2019新东方杭州中学高中历史模拟卷1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中世纪一般的收获量最低是播种量的一倍半到二倍,通常是三至四倍,最好的年成也不过是六倍。关于我国,从云梦秦简的材料 看,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再据《氾胜之书》《齐民要术》记载,则已达几十倍至上百倍。

——宁可《关于汉代农业生产的几个数据》

材料二 中华农业社会由千百个彼此雷同,极端分散而又少有商品交换关系的村落和城镇组成。但是,对外抗御游牧人的侵袭,对内维持社会安定又是这个农业社会的全民性需要,这就有建立统一的权威巨大的帝国的必要。然而,农业型的自然经济决定了,不能指望以商品交换形成的纽带来维系国家的大一统,只能依靠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君主集权主义将国家大一统变成现实。

——编写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结合所学,以汉代为例,从耕作工具、技术的角度,简析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将“国家大一统变成现实”的主要政治制度,简述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的主要表现。
2020-01-1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