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文帝、景帝时期,西汉王朝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水旱之灾,百姓基本可以实现温饱,国库也囤积了钱财和粮食。汉初建立了严格的马匹驯养和管理制度,并制定法律加以约束,如实施“马复令”。在与匈奴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后,汉朝还从匈奴那里大量购买战马,以充军用。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大量生产铁器作为武器。

材料二   公元前133年,马邑的富商聂壹向王恢献策以马邑假献来诱敌深入,以此伏击匈奴。汉武帝采用了王恢的献计,发动了马邑之围。这场战争中聂壹假投降,以此来吸引匈奴进入汉朝的伏击圈。匈奴单于本来轻信,却不料在率大军赶往马邑城的途中知晓了此计划,故仓皇撤退。马邑之围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体现了匈奴对汉王朝的松懈心理,这也是汉王朝对匈奴政策由和亲转为战争的标志,为后来几十年汉匈间大规模战争拉开了序幕,汉匈战争从此全面爆发。汉武帝在位期间对匈奴的战争大大小小有十余次,其中决定性的战争有三次:河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芯雨《西汉初至武帝时期汉对匈奴政策转变及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对匈奴政策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主要战果。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主要意义。
2 . 中国古代王朝逐步形成了稳定而内涵丰富的边疆治理方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中国古代一项庞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的确是值得称道的。一座高大的城墙就足以将正面奔袭的骑兵挡在城墙之下而聚歼之,并且能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年代造出规模如此恢宏的防御工事,这种魄力和气势,放在今天恐怕也不过如此。长城的修筑还牵涉到中原农业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之间的冲撞,因此,很难用一句话来评判其是非功过。

——摘编自王开堂《中原王朝的“围墙”——关于长城的评说》

材料二 唐太宗对归附的边地民族,中央政府遵循“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原则,在内附各族部落中设置一种不同于内地的特殊行政区划。还通过册封、和亲、互市等方式维系民族间的友好关系。据考古发掘,西域焉地区发现小米、高粱、麦粉、胡麻及铁犁、铁镰、石碾硙等生产工具。一些民族逐渐从游牧生活向半定居生活转变,开始营建城市,修筑宫殿。于此同时,唐期每年从边地輪入大量马匹、牛羊等桂富,以满足军事、文通和农业生产的需要。胡族的生活习俗、歌舞器乐等也成为盛行于时的社会风尚。

——摘编自王家范等主编《大学中国史》

材料三  此为元代所特有,置使若干人,从一品。遇吐蕃有事,则为分院往镇。如大征伐,则会枢院议。其用人则自为选,不走吏部程序。其行政实独立于中书省之外。

——改编自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西汉前期与匈奴王朝的关系为例,指出中原农业文明面对北方游牧文明的“冲撞”所采取的对策。从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的视角,说明其“的确是值得称道”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唐太宗民族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介绍的元代政府机构名称及其职掌,并概述这一机构用人的特点。
2023-10-0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史记》

材料二:很多王国即被撤销,余存的不仅面积减缩,而且内部的行政权也被中央政府接收,至汉武帝在位期间达到极点。汉武帝公布了帝制意识形态的立场,将所谓的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向商人抽资产税,政府专利于盐、酒及铁……使中央集权之趋势有进无退。

——摘编自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唐代的两大重要政治制度具备了现在民主的因素。一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皇权,折射了现代三权分立和内部民主的影子;另一个和当今的公务员制度相似,为国家选拔了人才,实现了社会的有效流动。尽管受时代的制约,唐代的民主制度终没能有效地继续运行,只能称其为闪落的民主,可历史见证了古人在追求民主的路上进行过的不懈努力。

——摘编自杨春莉《封建制度下闪落的民主》


(1)材料一体现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后,其统治在中央和地方推行哪些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大“闪落的民主”制度的名称,并分别说明它们被称为“民主”的理由。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宴饮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生活方式。秦汉时期,每年正月旦的元会议,由朝贺与置酒宴饮两部分组成,是皇帝规训群臣服从意识的重要仪式。汉初,皇帝与诸侯王有“四见”,均是以宴饮的形式开展,皇帝通过展演礼仪确立自己作为大宗的道德尊位和政治权威。外藩首领或使者来朝见时,皇帝置酒设宴,这涉及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以及夷夏关系问题。秦汉的皇帝还热衷于赐酺,在皇帝的恩典下所有庶民都开展持续数日的宴饮,感受着皇恩浩荡。这种全体居民参加的宴饮活动有各种体现尊卑长幼秩序的规矩,是演习“乡党之礼”的重要场合。秦汉时期的元会议或皇帝赐酺属于正式的制度安排,官场和民间举行的大多数宴饮都属于非制度性的安排。非制度性层面的运作,与制度层面的运作一起,共同支撑着古代国家的日常运转。

——摘编自薛小林《秦汉时期宴饮活动中的政治秩序与权力运作》


(1)据材料,指出秦汉时期宴饮活动的主要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举行宴饮活动的目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盐铁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著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对西汉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辩论。《盐铁论》中,桑弘羊认为好利是人的本性,他引用司马迁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观点证明了人的趋利避害本质。他认为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在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大大便利了百姓,其皆符合义利,认为只有国家干预经济才能控制经济兼并和富豪势力。他主张本末并重,指出工商业可以富国兴邦,也能给予老百姓生活方面的便利,各取所需。桑弘羊一派还强调富国优先,认为蒙恬将军之所以能够开疆拓土,是因为国家足够强大。《盐铁论》所反映的经济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摘编自柯炳金《<盐铁论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色诺芬是雅典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人,他的经济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中。色诺芬不仅重视财产管理,还认为物质生活资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因素,合理的分工可以有效地创造更多的物质生活资料。他汲取了苏格拉底的观点,认为财富的定义应该是凡有利的东西都是财富,而有害的东西就不是财富。从色诺芬的人员管理体制可以明显看出分工的重要作用,他的分工理论也分为职业分工、职业分工下的再次分工和男女自然分工三部分。色诺芬认为,农业是最愉快且最有益的经济部门,从事农业劳动可以训练人们的互助能力,为团结军事作战提供基础,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

——摘编自兰蕴《色诺芬在<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中的经济哲学思想》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桑弘羊和色诺芬的经济哲学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桑弘羊和色诺芬的经济哲学思想的共同影响。
2021-11-19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六县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

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2022-01-13更新 | 363次组卷 | 40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关于盐铁政策的辩论汉武帝时,在地方设置盐官、铁官、均输官。公元前87年,汉昭帝(汉武帝之子)即位,国势衰弱,民生困苦,霍光、桑弘羊受武帝遗诏辅政。公元前81年,汉朝的高级官员和政治家们在一起讨论当时的政治问题。下面是对话的节选。

御史大夫桑弘羊贤良、文学之士
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盐、铁、均输,万民所戴仰而取给(取得供给)者……通委财(流通囤积货物)而调缓急。罢之,不便也。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愿罢盐、铁、均输。

——摘编自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汉代盐铁政策辩论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由于“学在官府”的传统已被打破,文化知识不再为贵族阶层所垄断而流向民间,导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兴的阶层。战国的士以掌握学术文化知识为主要身份标志,他们在社会上的活跃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辉煌、璀璨的时代。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战国时期的文化现象,并概括指出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征并分析其影响。
(3)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摘编自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二   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惟秦虽有经营统一之功,而未能尽行其规划一统之策。凡秦之政,皆待汉行之。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               

——《中国文化史》


(1)材料一中秦始皇和汉武帝“统一思想”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谈谈你对材料中所说的“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的认识。
(2)材料二为什么说“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请用史实说明你对在“经营统一”方面“秦人启其端,汉人竟其绪”的理解。
2021-11-14更新 | 163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新桥中学、河田中学、龙宇中学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之花,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之经(要点),礼与刑。

——《荀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从历史阶段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的、成就盛世的、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我们回看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每当一个朝代进入到稳定时期、盛世时期,国家一定会重新强调起以儒治国、以文治国,这是经过多次实际检验的历史发展规律,……儒家文化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和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和仁者无敌……

——摘编自习近平讲话


(1)材料一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3)从材料三“习近平讲话”可以看出弘扬儒家文化有哪些现实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