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如图是山东临沂白庄汉墓出土的乐舞迎宾图,图中可见一头戴飘带高帽、鼻梁高挺、身着短袴的胡人舞者,双手持股鼓欲意击鼓,其前面还有一名汉人长袖舞者倒立。对此解释合理的是,汉代(     

A.胡汉文化交融趋势凸显B.西域的风俗与中原渐趋一致
C.对外交往范围不断扩大D.对外艺术交流形式丰富多元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各有所本的,而其所本亦分新旧。儒家,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的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法家,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先秦诸子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而人事问题,则以改良社会的组织为其基本。粗读诸子之书,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秦人本无其本身之文化传统,战国以来,凡所兴建,皆自东方移植。然东土学术,本自有齐鲁与三晋之别。凡秦人所师受而信用者,本是三晋功利之士。至于齐鲁问学者讲学,重历史文化精神,则秦之君臣,因未之前闻,抑亦无情欲赏,此实有合于秦廷向来对于东土文教不甚珍重护措之态度,而于是乃有所谓焚书之事,此实中国史上一至值重视之事件也。焚书之起,在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仆射周青臣与博士淳于越,辨废封建之得失,淳于越称说殷周,谓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始皇、李斯知封建旧制之不足复,而犹尚希慕于古者学术统于王官之成规,而欲尊王学于一统,以禁绝民间私家之学。政治家过于自信,欲以一已之意见,强天下以必从,而不知其流弊之深,为祸之烈也。至后世学人,乃专以专制愚民归罪奏之君臣,此亦未尝不是,然亦仅呵谴其外貌,犹未能深探其内情耳。秦廷当时禁令,实似并不以焚书为首要,最要所禁制者实为以古非今,即首禁议论当代政治,次禁研讨古代文籍,第三始禁家藏书本。秦廷之焚书坑儒,古今人尽非之,然实不知焚书一案,其注重者尚不在焚书也。

——摘编自钱穆《秦汉史》

材料三 汉武帝时代贬斥黄老刑名等百家之言,起用文学儒者至数百人,实现了治国方略的历史性转变。汉武帝大举贤良文学之士,著名儒学大师董仲舒以贤良身份,就汉武帝提出的命题发表对策,讨论成就治世的策略。齐地儒生公孙弘以精通《春秋》之学升迁为天子信用的重臣,相继任博士、太常、御史大夫,丞相并受封平津候,于是“天下之士靡然向风矣”。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为解决“人事问题”提出的主张,并分析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焚书的主要原因并评价其文化政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时期儒学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3-11-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汉代太学生每年进行一次选拔性考试,根据成绩将学生分为甲、乙等。甲等可以在宫廷充任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也有的学生回乡收徒为师,极个别的学生从事其他职业。这说明汉代太学(     
A.促进郡国教育事业的发展B.培养政府官吏和宫廷侍卫C.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推动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
4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这一主张(     
A.表明儒法思想已开始融合B.否定君主的绝对权威
C.神化君权并约束君主作为D.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
2023-09-27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汉时期的“平贾”制是一种官定价格标准的制度。“平贾”由地方评定、谒报于县廷,在本县范围内发挥效力并定期更新。汉武帝施行平准法,利用“平贾”对民间交易价格进行干预。秦汉时期“平贾”制的实行(       
A.表明政府经济政策松动B.推动了全国市场的统一
C.旨在打击地方豪强势力D.有利于社会良序的建立
6 . 汉初,官吏主要来源于军功地主和高官子弟。汉武帝即位后,大力推行察举制,还亲自征召那些有一定能力而处于归隐状态的人,并根据才能授予官职。同时推行“公车上书”制,天下吏民上书言事,如有可取者,即授以官职。汉武帝的举措(     
A.扩大了统治基础B.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
C.打击了门阀士族D.适应了社会转型需要
7 . 据西汉农书《氾胜之书》记载,公元前1世纪晚期,小麦和大麦已经在关中得到广泛种植,逐渐成为北方重要的主食,同时,西瓜、黄瓜、葱、大蒜、芝麻、葡萄、苜蓿等也陆续出现。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关中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B.张骞通西域丰富了农作物品种
C.租佃契约关系推动农产品商品化D.原产美洲的作物得到广泛种植
8 . 汉高祖令诸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此后逐渐形成数量庞大、祭祀隆重的郡国庙。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宗庙居郡国非礼的主张,至汉元帝时,通过礼制改革正式废除郡国的宗庙。西汉郡国庙的兴废(     
A.表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反映了治国思想的变化
C.说明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D.标志着宗法制度的瓦解
9 . 汉兴之初,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年后强行罢黜了“黄老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调整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2023-06-17更新 | 585次组卷 | 141卷引用:湖南省醴陵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史记》记载“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汉书》也描述关中一带出现过“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这反映出两汉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官营手工业走向没落
C.对外贸易臻于繁盛D.以商致富的社会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