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汉平帝(公元前9年一公元6年)时,汉朝有郡103个县1587个,大致千里一郡,人口百万,平均一那辖15县。郡作为最高一级的地方政府,辖区不太大,同时又因为“太守专郡”,有着足以对地方的镇抚势力,又能巩固守土,建设地方。这反映了当时(     
A.王国势力得到加强B.地方行政制度成熟
C.社会矛盾趋于缓和D.中央地方适度分权
2024-03-06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省校际名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联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家的职能是国家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封建国家的统治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对劳动人口的编制;二是施行平籴、和买等调剂社会经济的政策,但主要是对人民进行剥削,赋税、专卖和货币都是重要的剥削手段;三是组织军队用于保卫统治集团和统治阶级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四是树立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五是监察。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根据材料,选取中国古代任一朝代,围绕“国家统治职能”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包含所选朝代,并至少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3 . 汉初,王国保留较大置吏权,“擅杀生”,可不用汉法;文帝初年,王国两千石官员及其以上统一改由中央任命,用汉法;及至景帝,“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从而使诸侯王基本丧失了治民权;武帝以后,进一步剥夺了诸侯王的全部置吏权。由此可知,西汉(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地方行政效率提高
C.君相矛盾有所缓和D.朝廷选官制度剧变
4 .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前的刺史,源于丞相史,不仅监察地方,还监察地方监御史。其后随着汉代中枢权力的变化,逐渐由御史大夫节制。这反映出(     
A.刺史权力逐渐减弱B.中央与地方矛盾逐步缓和
C.对地方监督的强化D.国家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3-04-25更新 | 1123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时,将全国除京师直辖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分为13个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征和四年(前89年),又于京师所在地设司隶校尉,掌纠察京师百官(三公除外)和三辅、三河、弘农七郡。汉朝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     
A.通过分割相权加强皇权B.解除了王国带来的威胁
C.意在强化官僚队伍效能D.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势力
6 . 汉武帝征召董仲舒,破格任用主父偃,重用酷吏张汤,拔卫青于奴仆,起用南阳制铁商孔仅、齐地盐商东郭咸阳为大农丞,商人之子桑弘羊为治粟都尉,招募张骞出使西域,史载“汉之得人,于兹为盛”。汉武帝的用人之举(     
A.契合“有为”的时代主题B.体现出海纳百川的气象
C.表明察举制的作用明显D.旨在平衡各阶层的利益
7 . 西汉初年,游侠“驰骛于间阎(里巷),权行州域,力折公侯”。西汉中期以后,游侠“虽为侠而恂恂(温恭谨信的样子)有退让君子之风”。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治国理念的根本改变B.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
C.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郡国并行体制的推行
8 . 汉武帝以贤良、孝廉作为选官的原则,但也重用“治人理事”的文吏。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取儒生者,必轨德立化者也;取文吏者,必优事理乱者也。”这说明汉代
A.儒学确立独尊地位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治国理政注重务实D.百家思想走向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武帝在位54年,先后任用13位丞相,其中有6位因犯罪被杀或自杀。汉武帝明知石庆担任丞相不免尸位素餐之讥,但是当石庆借口关东地区遭遇天灾而引咎辞职时,他却勃然大怒,严加斥责,迫使石庆照旧任职。这一现象
A.揭示了相权与皇权严重对立B.体现了加强专制的政治目的
C.说明了汉武帝个人性格暴虐D.反映了丞相任用制度的缺陷
10 .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021-11-08更新 | 45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十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