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汉武帝“罢黜百家”后,儒家以外的各派学者不仅可以公开授课、治学,而且可以入宫廷为官,如汉武帝时的名臣司马谈是黄老之言者;此外,大臣中治杂学、纵横术、阴阳学等诸子百家者不在少数。这说明(     
A.“尊崇儒术”并未得到贯彻执行B.各种思想学派并未完全被禁止
C.“百家争鸣”推动汉代思想解放D.黄老学说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2 . 在汉武帝支持下,桑弘羊作“平准之法”,“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转输)”又在都城设平准官,接受各地聚积运来的货物“贱买贵卖”。这一政策的施行(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B.阻碍了各地商品正常流通
C.提高了地方官员工作效率D.冲击了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3 . 汉代之前,儒家理念以“仁义”为先。汉代以“孝”为伦理观念之首,强调孝道的目的是“事亲孝就能事君忠”,这说明了汉代(     
A.统治策略背离仁政思想B.三教合一局面开始形成
C.选官标准决定意识形态D.儒家思想的时代性增强
4 .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但到汉武帝时,丞相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丞相地位的提高B.中央集权的巩固C.三省六部的确立D.中朝势力的强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汉高祖到武帝初期地方高级官僚出自军功集团所占比例表(单位:%)。由此可知,在此期间(  )

高祖时期

吕后、惠帝时期

文帝时期

景帝时期

武帝初期

王国相

100

86

29

18

17

郡太守

88

60

40

0

6

A.地方叛乱日益减少B.社会阶层流动性降低
C.崇文抑武成为国策D.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2023-11-13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如图为战国和秦汉北部地区农牧界限分布图,该线以北是游牧区,以南是农耕区。直接导致农、牧区界线变化的原因是(     
A.游牧民族主动内迁中原B.中原王朝积极开拓疆域
C.铁制农具加速向北推广D.长城军事防御功能弱化
2023-08-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亲政后,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并让他们为自己出策,发号施令。他们商议的朝政的场所被称为(     
A.御史台B.中书门下
C.中朝D.内阁
8 . 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其主要目的是(       
A.践行以和为贵思想B.稳定边疆地区的开发
C.怀柔西南少数民族D.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2023-07-0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两汉时期,通过西南丝绸之路进入中国的杂技有罗马人的吞刀、种瓜、植树、屠人、杀马之类,以及缅甸人的竿技和印度人的弄蛇等。中国的艺人从中学到了许多新鲜东西,增添了不少新的表演节目,“鱼龙曼延”大型幻术表演,便是一个例子。这反映了当时(       
A.边境贸易频繁B.文化交流互鉴C.民族关系和谐D.艺人技艺高超
2023-07-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北海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在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统计当地户口,“汉之号令班西域矣”。由此可见,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A.消除了北方的边患威胁B.表明西域已纳入汉朝版图
C.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D.使汉朝疆域达到最大范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