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旨在终结宰相制度B.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C.加速了西汉的灭亡D.有助于加强皇权专制
2 .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下列表述属于西汉时期历史元素的是(       
A.诸侯 五铢钱 独尊儒术《本草纲目》B.刺史 察举制 均输平准《史记》
C.内阁 曲辕犁 三教并行《禹贡地域图》D.皇帝 两税法 大定之治《神农本草经》
3 . 《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     
A.恩泽诸侯贵族B.增加国家税收C.实现民族交融D.削弱王国势力
2024-01-25更新 | 110次组卷 | 56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电、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旨在终结丞相制度B.有利于加强皇权
C.加速了西汉的灭亡D.加强对地方控制
2024-01-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环城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二上·江西·阶段练习
5 . 据《汉书》记载,汉昭帝死后,权臣霍光以中朝大司马、大将军之威名拥立刘贺为帝。然而仅仅27天后,霍光便联名丞相及百官废掉了刘贺,改立刘询,是为汉宣帝。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刘贺昏庸无德导致被废B.皇帝权力受限并日趋衰落
C.丞相丧失了参政议政权力D.中枢权力机构发生异变
2023-12-16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传统的观点认为:汉武帝早年征伐四方、开疆拓土,却也耗费了国力,以致民不聊生。及至晚年,武帝“幡然悔悟”,停止了对外的征伐,下诏“罪己”。学者辛德勇在《制造汉武帝》一书中认为,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人为地建构了汉武帝晚年从“尚攻”转向“守文”的政治形象。这一观点引发广泛学术争议,表明(     
A.当代著作比古代史学作品更接近真相B.历史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饱满
C.时人热衷于对历史人物进行形象重塑D.历史解释受到研究者主观认识的影响
7 . 《汉书》有载:“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及诸侯。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横线中的“▲”应为(     
A.都护府B.大鸿胪C.宣政院D.理藩院
8 . 丝绸之路的开辟大大加强了西域与中原地区的政治文化联系,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对于这条古代重要的商路,观察如图,其中重要地理名词标注错误的是(     
A.长安B.阴山C.敦煌D.葱岭
9 . 下图是汉初与汉武帝时期的行政体系示意图。据此可知,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设立中朝②颁布“推恩令”③创立刺史制④实行察举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0 . 汉武帝时期颁布并推行了盐铁官营、统一铸币和均输、平准等诏令。这些诏令的颁行意在(     
A.促进社会经济发展B.增加百姓赋税负担
C.扩大商品交换范围D.掌控经济加强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