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族教育,一方面,仍以族内长者亲授学业、耳提面命的传统模式为主;另一方面,受私学置馆授徒之风影响,由延师授业发展为“家馆”的教育形式,且家馆数量日益增多。这一时期的家族教育(     
A.打破了贵族对教育文化垄断B.凸显了士族社会的特征
C.扩大了程朱理学的社会影响D.淡化了人们的门第观念
2024-05-24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选修)(二)历史试题
2 . 《宋书》记载:“至于元嘉末……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据此可知(     
A.南方经济超过北方B.南方地区得到开发
C.北方民众生活困苦D.南方民众丰衣足食
2024-03-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二3月阶段调研历史试题
3 . 《史记》中描述江南为“楚越之地……饭稻羹鱼”;《晋书》中记载江南“昔年食白饭,今年食麦麸”;南朝《宋书》中则指出江南“皆播麦菽”的景象。据此可知,江南地区(     
A.农业发展超过北方B.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农业商品化程度高D.饮食结构渐趋改变
4 . 有学者认为:江东政治可分两阶段,其中东吴到东晋中期是南北士族共同统治,而东晋中期到南朝末年,则是以南方的晋陵、丹阳、会稽、南川等地新崛起的地主和商人为主的统治。“江东政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门阀士族的兴起B.北方人口的南迁C.选官制度的变化D.江南经济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晋南朝时,荆州和扬州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为谷仓地带。史家沈约说这里“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据此可知,东晋南朝时期(       
A.土地兼并相对缓和B.少数民族加速汉化
C.南方地区得到开发D.高产作物广泛种植
6 . 如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相关数据信息。以下对其解读不正确的是(     
A.图中信息为魏晋南北朝时期B.北民南迁充实了南方劳动力
C.此间国家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北方战乱是北民南迁的主因
7 . 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B.门阀士族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C.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D.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
2023-11-24更新 | 99次组卷 | 64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8 . 东晋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说明了东晋时期(     
A.割据势力的衰弱B.外戚宦官交替执政C.士族势力的强大D.高门士族争夺政权
9 . 下图是某一时期政权更迭图的部分截图,这一时期是中国的一个大分裂时期,当时中国境内并存许多政权,也出现了短暂统一的局面。其中B代表的政权是(     
A.曹魏B.西晋C.前秦D.北魏
2023-11-20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10 . 关于江南地区,《史记》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而《宋书》(南朝沈约著)则是:“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一变化( )
A.得益于江南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B.体现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趋势
C.源于人口南迁推动江南地区开发D.反映了南朝政府更注重农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