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北方草原民族迁入中原后,为获得在人口和文化上占优势的汉族认可,他们不仅在祖源认同上有改姓或攀附华夏祖先的行为,而且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也十分谨慎,其中一个原则就是选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加以继承之。对此,最准确的理解是(     
A.实质是少数民族政权的封建化过程B.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崇拜
C.为国家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文化基础D.彻底改变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
2 . 杨炫之在《洛阳伽蓝记》中说:“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出现材料中洛阳繁华景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B.中原民族交融、经济恢复
C.士族并在中原、推动发展D.中原佛教盛行、文化兴盛
2024-04-2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3 . 【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

材料一   东晋南朝曾经数次北伐,但都未能成功。东晋桓温北伐关中,进至灞上。《晋书·桓温传》记其事有云:“初,温恃麦熟,取以为军资,而(苻)健芟苗清野,军粮不属,收三千余口而还。”据《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对于北伐,王羲之曾言“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虽秦政之弊,未至于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须根立势举,谋之未晚。”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伐魏,“以兵力不足,悉发青、冀、徐、豫、二兖六州三五民丁”,“又募中外有马步众艺武力之士应科者,皆加厚赏。”而“江南白丁轻进易退,卒以败师”。

——摘编自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

材料二

北魏疆域图

材料三   北海寻伏诛,其庆之还奔萧衍,衍用其为司州刺史,钦重北人,特异於常。朱异怪复问之。曰:“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则,如登泰山者卑培塿,涉江海者小湘沅。北人安可不重?”庆之因此羽仪服式悉如魏法。

——摘自《洛阳伽蓝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晋南朝北伐失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得与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公元489年,北魏孝文帝派了一支使团出使萧齐王朝。此行除了通使问好,改善魏、齐两国关系外,北魏使者还向当时的齐武帝萧赜出示了一份书单,希望南朝按照书单借给魏国一批书。南朝最终不肯借书,北魏孝文帝无奈,只得在北朝范围内广泛征求各种书籍。北魏孝文帝“求书”旨在(       
A.学习农耕文明,厉行汉化改革B.加强皇权政治,打击门阀士族
C.传播儒家文化,发展教育事业D.消除民族隔阂,缓和南北矛盾
2024-02-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令改变鲜卑贵族的姓氏。他先把皇族的姓氏拓跋氏改为元氏,所以孝文帝拓跋宏又称为元宏,又把其他的100多个鲜卑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这些举措(       
A.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B.确立了皇室的独尊地位
C.消弭了民族之间的冲突D.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融
6 . 北魏孝文帝下诏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其意图是(     
A.为统治中原地区寻找历史依据B.推动鲜卑拓跋政权的封建化
C.巩固其在黄河流域的统治地位D.促进北方各民族的交流交融
2023-12-27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陈寅恪先生曾经指出,其目的在于与南朝争取文化正统地位。他认为洛阳是东汉、魏晋故都,北方汉人有认庙不认神的观念,谁能定鼎嵩洛,谁便是文化正统的所在。翦伯赞认为,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其原因主要有:代北地区农业生产不能满足国都平城日益增长的需要;摆脱代北鲜卑贵族保守思想;加强镇压中原人民起义。王仲荦认为孝文帝之所以要迁都,一是为了更好地镇压中原的汉族和其他各民族人民;二是解决塞北一带严重粮荒;三是避免柔然人的势力。

——摘编自戴雨林《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问题研究综述》

材料二   在出任参知政事的头一个月,王安石就设置了创立新法的专门机构,即“制置三司条例司”,负责制定一些有关政府财政和社会经济的立法。制定出的第一个新法就是“均输法”,通过这一法令的实施,不但要使“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而且要把天下利权收归政府掌握;接着又按照“理财以农事为急”的原则,制定了“农田水利法”,大兴水土之利;制定了“青苗法”,限制豪强高利贷的发展,减轻农民在青黄不接或荒年之际的苦痛;还把“差役法”改为“募役法”,以使农民尽可能多地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发展生产。

——摘编自菅明军《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及其振兴之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经济改革的影响。
8 . 【中国古代起居注制度的变迁】

材料一   起居注是中国古代官方按照年月日期编次,记录帝王言行及朝廷大事的重要史书。北魏起居注制度既是中古起居注制度发展的集大成者,也是孝文帝改革在史官制度上的一个反映。北魏初期没有起居注官,太和十四年孝文帝创置起居注制度,太和十五年设置起居注令史。它既展现了孝文帝去除胡化、加强皇权控制的一种决心,也是北魏与南朝争夺华夏正统在史学上的需求。北魏后期由于政局动荡、皇权涣散及集书省地位的下降,起居注制度名存实亡。

——摘编自:曹刚华、刘欣宇《北魏起居注制度新探》

材料二   起居注在明代经历曲折发展历程。明初为初设与调整阶段,洪武中直至宣德年间起居注之职逐渐废止,万历年间得到恢复并延续至天启初。其官职设置变迁取决于皇帝、阁臣意志,职责履行也在二者控制之下,很长一段时间其职能因为皇权、阁权的压制而处于废止状态。明初设置起居注官,专门负责记注起居,随后其职责部分由他官兼任,万历年间起居注之职由翰林院官员兼任,更类似于差遣而非正式职官。明初的起居注曾短暂负责编辑史事,万历年间不仅要记录起居,编撰六曹章奏,还承担编撰史书的任务,二者逐渐合而为一。起居注记录的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君主言动的据实直书减少,主要是诸司章奏的编辑整理。

——摘编自:鞠星《论起居注制度在明代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创置起居注制度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起居注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起居注制度在明代曲折发展的原因。
9 . 北魏前期的祭祀呈现出母权崇拜和自然崇拜的特点,孝文帝改革后在祭祀对象上明显地向以尧舜禹等为主的华夏圣君和儒家先贤倾斜。这种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北魏(       
A.祭祀内容的丰富性B.祭祀礼仪的灵活性
C.政权的封建化进程D.为隋唐的盛世奠基
2023-11-2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主要内容:男丁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授露田二十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授田。据此可知,均田制(     
A.从根本上杜绝土地兼并B.提高了奴婢的政治地位
C.兼顾农民与地主的利益D.促使中原租佃关系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