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门阀士族在汉末大乱中坚守儒家共同体信念,作为清流而身遭党锢;在五胡进入中原时,携带着先进的文化和技术流入南方;在东晋面临北方强敌时力挽狂澜;在南朝以下勉上的浪潮中致力于重建新朝秩序。该学着意在强调阀士族
A.为平乱治国做出了突出贡献B.在乱世中坚守了自身的责任
C.维护了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D.推动了江南经济的迅速发展
2020-09-15更新 | 1030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曹操主政期间,多次发布求贤令,认为“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他多次强调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任人唯才,不拘名声品行。这说明当时
A.察举制度已被彻底废除B.传统观念影响人才选拔
C.世家大族垄断人才选拔D.九品中正制已日益僵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图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两幅图共同反映的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民族交融D.江南开发
2020-08-18更新 | 284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学科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为考古发现的两幅北朝壁面和砖画内容。这表明当时
A.少数民族普遍推行农耕生产B.民族间生产和生活相互融合
C.统治者积极推行封建化政策D.书画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5 . 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
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C.不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2020-02-05更新 | 1135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6 . 《资治通鉴》卷140概括记述了北魏孝文帝改姓氏的诸多措施。宋末元初人胡三省在注释此处时感慨道:“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这一感慨可以佐证,孝文帝时的北方民族交融
A.冲击了传统华夷观念B.巩固了士族的政治地位
C.实现了经济重心南移D.直接促成了隋朝统一
2020-02-02更新 | 411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处局面的长期存在。反映出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B.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D.南北对峙阻断交流
2020-01-22更新 | 378次组卷 | 39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C.被译成多种外文影响广泛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2019-12-03更新 | 211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3-2014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二10月段考历史试卷
9 . 下图为我国某一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朝代是
A.西晋、北周、北魏B.西晋、北魏、北周
C.北魏、西晋、北周D.北魏、北周、西晋
2019-11-13更新 | 454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资治通鉴》记载:“(西晋)永嘉之乱,中州人士避地河西(今河西走廊),张氏礼而用之,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凉州号为多士。”该现象体现了
A.中原文化的拓展
B.中西部经济融为一体
C.社会分化的加深
D.河西文化圈正式形成
2019-10-23更新 | 326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