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1969年,中国元帅们在讨论国际局势时,认为中国可以参考魏、蜀、吴三国鼎立时诸葛亮的战略方针“东联孙吴,北拒曹魏”。他们的认识
A.是“一边倒”政策的延续
B.与70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理念一致
C.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D.是基于“中苏美三分天下势均力敌”的判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
B.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
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
2019-08-11更新 | 214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B.毛C.麻D.棉
2019-05-07更新 | 34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卷
4 . 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够实施,是因为(     
①它适应了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     ②得到鲜卑贵族的广泛支持
③孝文帝个人改革的态度坚决                 ④广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
5 . 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
A.继承华夏传统
B.提升民族认同
C.促进民族融合
D.化解民族矛盾
2018-05-01更新 | 338次组卷 | 19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佛山一中、珠海一中、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列表述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
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B.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C.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
2018-04-14更新 | 180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市佛山一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7 .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中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由此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
A.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为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B.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C.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为中原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2017-08-23更新 | 425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晋末年,匈奴单于刘渊自称汉朝刘姓子孙,以复汉为名,建立汉政权,同时,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三祖五宗(西汉、东汉、蜀汉8位皇帝)神主而祭之。对刘渊尊汉的合理解释是
A.反映了汉朝在历史上影响巨大B.表明刘渊企图统治全国的野心
C.尊汉的目的在于获取政治资本D.刘渊提倡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9 .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言语中。”(唐·杜牧)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
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10 . 唐代中叶以前,人们讲地理、论食货必首推关中地区的情况;明末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在篇幅上华北、江南地区居多,浙江、广东、四川、湖广次之。这种变化集中反映了( )
A.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B.关中地区经济的衰落
C.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D.进步思潮影响力扩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