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吏治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魏初,鲜卑贵族擅权,排斥汉人世族,官吏多为武人,无俸禄,按期迁升,以致“竞为聚敛,不思利民”。孝文帝亲政后,按百官职务大小颁行俸禄,并严格纠察贪贿行为。孝文帝还设中正,荐举博文通经之才,立门阀制度,鲜卑与汉族士人皆依凭门第进行考核后入仕为官。此外,他按“劝课农桑、流民归附、开建学校”等标准评定官吏政绩优劣,行“三年考绩,即行黜陟”的新规,还亲自参与五品以上官员的政绩评定。一时间,官员“求赂殆绝,忧济公私”,国家吏治焕然。

——据《魏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吏治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吏治改革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华梅《中国服装史》提到,魏晋南北朝北方服饰裤褶裲裆(如下图),南方服饰长瘦飘逸。假如没有魏晋南北朝的多样性,单从“独尊儒术”的汉代传承下来,是难以出现大唐服饰的雍容而开放的。这反映了(     

A.汉唐服饰审美的一脉相承B.唐朝服饰风格的雍容而开放
C.民族交融渗透于社会生活D.经济繁荣促成了服饰多样性
2024-05-1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学考大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024·四川·三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魏前期沿袭鲜卑旧俗,由皇帝将鲜卑人中流行的佳名赐给贵族,作为一种特别恩赐。孝文帝以三长制取代宗主督护制,将国家的控制伸展至被汉族大族掌控的乡里基层社会后,将赐名的范围扩大到了汉族大族。此后,汉族大族被赐名的人数远远超过拓跋鲜卑贵族,并且赐名大多出自《诗经》《周礼》等汉族传统经史典籍。与此同时,孝文帝又将鲜卑贵族的鲜卑娃改为汉娃,要求南迁汉人以洛阳为籍贯,并推动拓跋鲜卑贵族按门第与汉族大族联姻。

——据张鹤泉《北魏皇帝赐名问题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皇帝赐名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为汉族大族赐名的积极作用。
2024-05-12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4 .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北魏建国后,统治者深谙“国无三年之储,谓国非其国”的重要性,仿照中原王朝的做法,在京城设置太仓,在地方则设置了州、军镇、郡仓廪,以此储备粮食。对外征讨作战的军队一般会设置临时仓廪来储藏军粮。京城太仓由尚书省属官太仓尚书和大司农属官太仓令实行双重管理;地方仓廪虽然由地方官员掌管,但储备的粮食只有获得皇帝的批准才能出仓。仓廪储备的粮食主要来自田租的征收,还有一部分来自周边少数民族的贡纳。孝文帝时,实行“和籴”之法,即用国家征收的帛、绢、丝、布购买民间多余的粮食,并派巡察大使监督实施。北魏仓廪所儲备的粮食用于保障俸禄、赏赐、军队和赈济之需。北魏后期,为了减轻漕运负担,在水运要途设置仓廪,同时采取卖官鬻爵的做法换取民间粮食。

——据张鹤泉、姜瑞玉《北魏国家仓廪设置及仓储粮食征集与管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国家仓廪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北魏国家仓廪建设。
2024-04-03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5年,对出版界具有震撼力的出版物恐怕要首推《话说中国》了,同年5月,中央电视台对该丛书进行了特别报道和评论。该书的宗旨是将“历史还给人民”,从形式和内容上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对接,在策划模式上标志着我国出版业的一次划时代的变革。下图是该丛书的分卷目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分卷目录,对其进行阐释。(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1-11更新 | 14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4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说,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国家颓势,并为隋唐王朝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找到了历史出口。该评价说明孝文帝改革(     
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B.实现了北魏政权的长治久安
C.为民族政策的推行创造了条件D.导致了门阀士族制度的消亡
2023-09-09更新 | 747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友实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面对自汉以来选官的“门望”与“贤才”之争,孝文帝既重事功,也不排斥能力,以皇权调和了二者的关系......孝文帝常以“论考之事,理在不轻,问绩之方,应关朕听”为指导思想,形成对官员考课的定制,在废除原有部落色彩的“领民”、“酋长”等官职的基础上,将鲜卑官名和内朝融入了中原传统的官职中,代之以廷尉、九卿等汉族传统官名,加强了对官僚队伍的管理和控制,大大提高了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荡涤了鲜卑氏族机构的痕迹,扭转了中央、地方胡汉二重体制,统一和协调了北魏政权封建官僚体制。

——摘编自戴卫红《北魏考课制度与官员的选举》


(1)据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官制改革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北魏孝文帝的官制改革。
2023-06-24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列五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北魏洛阳城考古复原图

注:灵台,即天文台;明堂,帝王举行祭祀等重大典礼的场所;圜丘,帝王祭天的地方;四夷馆、四夷里,北魏接待四邻和外国使节、商人所设的宾馆或居住区。


上图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从图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3-23更新 | 384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建“四夷馆”接待各国归附之人;西魏宇文泰定都长安,建“六官”,仿儒家经籍书写公牍;北齐官修前朝历史《魏书》。这反映了北朝(     
A.华夏民族文化认同的增强B.充分利用中原古都的地理优势
C.民族交融消除了文化隔阂D.少数民族政权完成封建化进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孝文帝(467~499年),是北魏王朝的第六任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其祖母冯太后在执政期间,力推汉化等事项的改革,孝文帝在成长时期深受冯太后的执政理念影响。北魏孝文帝上台后,对法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涉及礼教、执法、刑罚、治吏等多个方面。孝文帝知道在社会较为稳定的当时,武力已经不是治国的根本,而礼教更能让民众臣服于自己的统治。但他并没有忽视刑调的重要性。孝文帝则提出了以“参详旧典、务从宽仁”为主体的法制观念。北魏初期迁都洛阳不久之时,鲜卑族的一些权贵人士鼓动太子峋北策划谋乱,众人以为太子将会受到孝文帝的庇护,最终太子却被处以重刑,孝文帝大义灭亲消除了人们的顾虑赢得了民心。孝文帝深知“牧民者与朕共治天下”,吏治好坏乃兴废之所由,着手修改法律条文中关于治理官员的条例,更加具体地约束官员的行为。

——于彦梅《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考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特点。
2022-12-11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