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返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孝文帝的此项改革措施
A.有利于解决平城人地矛盾问题B.缓解了中原地区的社会矛盾
C.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D.防止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
2 . 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做出评价:“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有的有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民族文明对少数民族文明的单向融合
B.汉胡民族交融有利于隋唐经济文化发展
C.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发展进程
D.导致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文化消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晋南朝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原来的州府重镇差不多都成了商业颇为发达的城市,商税甚至成为了政府的重要财源。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B.海外贸易相对发达
C.自然经济走向衰落D.区域开发成果较好
4 . 孝文帝亲政后,十分重视对各级官吏的考核,把能否劝课农桑作为考察地方官的重要标准之一,其作用是
A.缓解北方民族矛盾B.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完成与汉族的同化
2021-11-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相传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在云南大规模推广茶叶种植。为了纪念诸葛亮,这里的人们奉诸葛亮为茶祖。这种传说反映了三国时期
A.西南地区得到开发B.中央政府直接管辖西南
C.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茶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2021-11-13更新 | 305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阶段学情反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国的商鞅变法基本上解决了由奴隶制所引起的种种社会矛盾,并为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也强化了封建国家机器,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经过商鞅变法,使偏僻落后的秦国变得“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乡邑大治”;且使过去那种诸侯卑秦的状况变成“诸侯畏惧”的局面。

——摘编自张金龙《论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全盘推行汉化。他模仿汉族王朝的礼仪,建太庙、祭祀孔子、养国老;仿照汉人官制,大定官品,考核州郡官吏;设立太乐宫,议定雅乐,除去郑、卫之音,依据儒家六经,参照各国音乐志,制定声律。通过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封建的统治思想及理论,北魏建立了有效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制度。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7 . 考古发现,魏晋十六国时期,黄河以北的墓葬较之秦汉时期,无论在规模还是豪华方面均有不及,呈现出简埋薄葬的典型特点。这反映出当时
A.勤俭节约之风十分盛行B.战乱不息社会经济凋敝
C.经济重心南移速度加快D.北方生产力落后于南方
8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载:江南士族,至今八九世,不识农耕,全靠俸禄;贵族子弟能把车坐稳的就可以当著作郎,能写两句问候语的就可以当秘书郎。这些子弟出入无不熏衣敷面,傅粉施朱,望若神仙。这
A.揭露了士族的腐化衰落B.展现了江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C.意在批判南朝选官制度D.注重传承世家大族家教家风
9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包括
①自然条件优越②北人南迁③社会安定④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从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北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在内迁的少数民族中灭掉西晋的是
A.蒙古B.女真C.回族D.匈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