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东晋初,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某次朝贺,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A.地方势力威胁中央B.权臣势力强大有谋反之心
C.士族当权影响巨大D.皇帝善于用人深得民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时期,建立后赵的羯、前秦的氐、后秦的羌对汉文化热情高涨,前秦皇帝苻坚甚至堪称汉学家,曾经不无自得地说:“朕一月而三临太学,周公和孔子的传统总算不会在朕这里中断。”这有利于
A.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B.国家教育水平的进步
C.降低佛道思想的影响力D.传统主流文化的延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东晋南朝谱牒之学大兴,出现了贾氏、王氏等专门研习谱学的世家,出现了《百家谱》《十八州士族谱》一类的专著。吴姓士族低于侨姓,所以另作《东南谱集抄》以记吴姓。朝廷专设“谱局”以修订和保管谱牒。材料说明
A.贵族政治是古代家谱学研究发展的根源
B.谱牒为统治阶级固化其政治特权服务
C.战乱频发迫使家谱编纂成为了专门学问
D.谱牒之学为朝廷征派赋役提供了便利
2022-03-29更新 | 353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改革运动,涉及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变革了社会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旧体制是一种很大的冲击,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商鞅变法遵循功利原则,打破制度束缚,释放社会活力。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改革措施适应了当时社会环境的要求,发挥出其跨时代的作用。

——摘编自张俊英   邹璇《商鞅变法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研究》

材料二   鲜卑拓跋部进入中原建立北魏政权,从家长奴隶制游牧部落,发展过渡到封建制定居从事农业或放牧的编户民,实行了一系列的封建化改革。孝文帝实行均田制,使得许多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成为均田户,加速了他们向封建化发展,起到了极大地作用。此外,租庸调制和三长制等也起到了强制流散农民定居,强化了基层地方管理,维护统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北魏时期的登闻鼓制度就是在继承儒家“仁爱”思想的前提下,发展了平民直诉制度,尽管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是为了鲜卑统治集团更好地控制地方的官吏,但客观上为平民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开拓了更新的、更直接的途径,促进了儒学理念对鲜卑族的思想文化的影响。

——摘编自龚荫《试论北魏封建化进程》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封建化改革的措施及其意义。
2022-02-1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6 . 东晋初,高门士族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教,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某次朝贺, 皇帝司马睿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A.两晋政权更迭且政体相对混乱B.王氏兄弟已有谋反之心
C.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D.皇帝善于用人深得民心
2022-02-09更新 | 436次组卷 | 4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占田制是西晋颁行的土地、赋税制度。它明确规定一品官有权占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占田十顷。贵族官僚还可以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族。上述规定有利于
A.减轻百姓赋税负担B.维护门阀士族特权
C.防止官员腐败现象D.遏制土地兼并趋势
2022-02-09更新 | 555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际,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的荒凉残破景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自然条件恶劣B.政局动荡战乱频繁
C.南方自然资源丰富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2022-01-04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下表所示为古代文学作品常用的一些人物典故及其简介。这些典故反映出东晋
A.军功集团左右朝政B.文学艺术较为繁荣
C.阶层流动相对顺畅D.士族政治影响深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以王导、王敦为代表的琅琊王氏控制了晋廷的军政大权,形成了“主弱臣强”的局面,东晋政治陷入一种“不平常和不正常的状态”之中。这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B.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皇权
C.逐渐取代了皇权政治D.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