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北魏孝文帝在迁都洛阳后“定族姓”,确认汉人士族的法律地位,规定鲜卑中的穆、陆、贺等八姓同汉族中的崔、卢、李、郑四姓门第相当,只任清职,其余按照三世官爵列入不同的门第等级。其“定族姓”的做法(     
A.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B.加速了北魏统一北方的步伐
C.进一步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D.有效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在重用拥蜀大姓和平叛有功将领的同时,还派遣一些汉官如张嶷、马忠等担任南中郡守及庲降都督(南中地区设置的戍卫重镇,是蜀汉政府在南中地区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等要职,并留兵以守之。这一做法(     
A.促使三国鼎立局面的初步形成B.使南中割据力量遭到巨大打击
C.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治理D.激化了民族矛盾加速蜀汉灭亡
3 . 在国家行政力量支持下、孝文帝通过多种具体政策改变着鲜卑族社会,儒家思想随着时间推移也在鲜卑族社会生根发芽,基于共同文化的其同心理素质也逐渐形成。这说明孝文帝改革(     
A.促使鲜单贵族高度认同中原汉族文化B.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
C.促进民族融合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D.完善了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A.规范统治秩序B.发展游牧经济
C.加速民族交融D.缩小南北差距
2022-10-12更新 | 1052次组卷 | 25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北斗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在古代社会,统治者的治国理政直接关系到王朝兴衰。如表中的政策统治者统治政策(     
统治者统治政策
前秦苻坚重用汉官;立学校修学宫;传授汉文化;废除胡汉分治
后秦姚兴注重人才选拔;大力提倡儒学,兴办学校;严厉打击贪官污吏,厉行节俭
北魏孝文帝改汉服,禁北语,说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尊孔墨儒,复兴礼乐
A.体现了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B.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C.反映了休养生息政策的效果D.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趋势
6 . 公元311年,当北方一个民族大军南下第三次围攻洛阳的时候,南方诸州的牧丞都采取观望的态度,最终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公元316年,长安也被这支大军攻破,西晋最终灭亡。这个南下的“民族”是(     
A.犬戎B.越族C.羌族D.匈奴
7 . 魏晋时期士族如与庶人通婚,就会成为门阀之玷(污点)。如与比庶人地位还低的工商杂户通婚,则将被降籍甚至被加罪。这一现象说明此时(     
A.世家大族垄断政权B.门阀制度导致了阶层固化
C.重农抑商政策加强D.九品中正制影响门第观念
2022-08-24更新 | 833次组卷 | 14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8 . “436年,魏灭北燕,冯业率三百人浮海归宋,居住广东新会,为罗州刺史。冯氏非本地人,号令不行。高凉郡有“蛮”族部落十余万家,酋长冼氏。梁末,罗州刺史冯宝娶冼氏女为妻。冼夫人约束冼氏部落使从民礼,冯氏政令才得行施。冯氏数百人终于影响冼氏十余万家。”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魏”指的是曹魏B.冯冼联姻加强了对岭南的治理
C.“蛮”族内迁促进了民族交融D.政府以行政手段推动民族交流
9 .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践,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但他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既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立,也造成了鲜卑贵族的迅速腐化。由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北魏灭亡源于孝文帝改革B.反对民族交融力主维护本民族特色
C.主张应辩证地看待孝文帝改革D.强调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2022-03-09更新 | 1088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自战国至于秦朝,多有向西北方向移民的历史记载。汉武帝时期,以西北为主要方向的大规模移民运动进入高潮。但自西汉末年起移民方向发生了由西北而东南的反方向转化的倾向。导致上述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A.政治中心发生转移B.气候条件变化
C.西北少数民族崛起D.南方经济发达
2022-03-05更新 | 909次组卷 | 32卷引用:浙江省平阳县万全综合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