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494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其根本目的是(     
A.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B.促进华夏文明发展
C.打击鲜卑族保守势力D.缓和阶级矛盾
2023-11-2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荣安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2 . 北魏孝文帝迁都是颇具智慧的著名事件,克服重重障碍,假借“南征”之名,达成迁都目的,把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事业推进到新阶段。孝文帝迁都至图中(     
A.①B.②C.③D.④
3 . 在国家行政力量支持下、孝文帝通过多种具体政策改变着鲜卑族社会,儒家思想随着时间推移也在鲜卑族社会生根发芽,基于共同文化的其同心理素质也逐渐形成。这说明孝文帝改革(     
A.促使鲜单贵族高度认同中原汉族文化B.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和社会稳定
C.促进民族融合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D.完善了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
4 . 有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实践,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但他没有充分认识和考虑本民族的特点,没有对中原封建文化加以区分,既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立,也造成了鲜卑贵族的迅速腐化。由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北魏灭亡源于孝文帝改革B.反对民族交融力主维护本民族特色
C.主张应辩证地看待孝文帝改革D.强调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2022-03-09更新 | 1084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姓氏改革是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如拓跋氏改姓为元,步六孤氏改姓为陆,贺兰氏改姓为贺,独孤氏改姓为刘等。孝文帝上述做法(     
A.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B.顺应了民族交融的趋势
C.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繁荣D.完成了鲜卑族汉化过程
6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作为中国古代改革的重要代表,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共同点有
①均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均涉及土地制度的改革
③都侧重于移风易俗   ④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7 . 下图中的两块画像砖体现了“汉人胡食”的习俗,这可以用来研究的主题是
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D.南北统一
2020-10-19更新 | 390次组卷 | 1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五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统治者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问题:曾经一度统一北方的前秦在淝水一战失败后迅速崩溃,北魏应如何巩固统治,而不至于重蹈覆辙,从道武帝到太武帝,都在为此而努力,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汉化上。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是文明太后冯氏和孝文帝拓跋宏。

材料二:(一位鲜卑族部落首领)说:“漠北人能捕捉六畜,善骑马奔驰,随水草迁移,哪有什么可以做将领的人。”

材料三: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何重大意义?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9 . “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出自
A.东周平王B.东汉光武帝
C.曹魏文帝D.北魏孝文帝
2019-01-30更新 | 1597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