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古代中国的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史载三国时曹操每日带人登观稼台,观看各处的庄稼长势,察看天气,测定晴雨,及时告知田间耕作的百姓。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古代中国(     
A.以农立国B.抑制商业C.封建迷信D.以民为本
2024-03-1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留下很多成语典故,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纸上谈兵等,与下图所示事件相关的历史典故是(     
A.三顾茅庐B.赤壁之战C.走马观花D.草木皆兵
2024-02-2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记载,北魏孝文帝仿汉制确定士族门阀时,“魏晋旧门,入魏仍有官宦,虽官品稍低,仍列于士族,次等士族以及本非士族者,只要入魏官爵显赫,也入士族,甚至上升为高门右姓”。这一举措(       
A.旨在瓦解东晋的统治B.打击了北魏守旧势力
C.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D.实现了鲜卑族的汉化
2024-02-19更新 | 207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羯族的后赵“续定九品”“典定士族”,氐族前秦“优礼耆老,修尚儒学”,鲜卑前燕“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这表明当时(     
A.“渐慕诸夏之风”流行B.民族隔阂业已消除
C.西晋的统治政策开明D.北方民族弃牧从耕
2024-02-08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晋时期出现了成都、江陵和建康三座区域性中心城市,同时期的广州因为海上贸易的兴盛而富庶,称雄海内外。东晋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抑商政策的松动B.南北政权的竞争C.民族交融的加深D.江南经济的发展
2024-02-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5 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推行了包括说汉语、改汉姓在内的一系列改革。6世纪前期,北魏因动乱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西魏恢复了胡将的胡姓,还赐汉将胡姓。这说明(     
A.北朝时期北方政局极为动荡B.民族之间的交融与冲突并存
C.西魏彻底推翻了改革的成果D.北魏凭借改革最终统一全国
2024-01-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书》载:“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杂)官,一同四姓(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由此可见,孝文帝改革(     
A.平息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B.借助宗法观念整顿社会风俗
C.清除了封建政治统治祸根D.参照门阀制度吸取政治经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如图所示为北魏货币,有人说它是民族交融的典型体现。下列对北魏货币历史信息推测合理的是(     
A.从材质特点看北魏有丰富矿产资源B.该货币能见证北魏的对外贸易
C.从形制特点看北魏货币取法于中原D.该货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产物
9 . 以下改革对应的时代要求正确的是(       
选项改革时代要求
A商鞅变法缓解因冗官、冗兵造成的财政困难和统治危机
B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统治,进一步适应民族交往交融发展
C戊戌变法以变法实现富国强兵,适应民主共和潮流
D罗斯福新政适应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需要
A.AB.BC.CD.D
2023-07-1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南渡的北人通常是按籍贯聚集若干家,节节迁移,形成一个又一个的流民群。南渡官僚也往往随带家族部曲,并且沿途收集流散,以扩大自己的部曲队伍。到刘宋时期,南迁人民到达长江流域的,总数至少有70万人”。下列项中,对这场迁徙运动的影响解读正确的是(     
A.引发印欧人的大规模迁徙
B.北方士族势力影响南朝政局
C.坞堡和庄园经济由此产生
D.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完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