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化改革后,六镇鲜卑职业军人以前仕宦的特权被取消,逐步沦落为镇户、府户,身份低下。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加剧了未汉化的鲜卑军人与已汉化的宫廷子弟之间的矛盾,积聚的不满最终引发了六镇之乱,导致北魏的分裂和灭亡。这说明(     
A.汉族文化不利于北魏发展B.改革要与自身实际相适应
C.孝文帝改革阻碍社会进步D.改革者须有不畏权贵精神
2024-04-07更新 | 132次组卷 | 4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晓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2024-01-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2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北魏孝文帝时形成了结合本民族传统和汉制的新官方礼制体系,孝文帝还颁布诏书,要求“党里之内,推贤而长者,教其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这说明,孝文帝礼制改革旨在(     
A.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B.确保统治秩序的稳定
C.实现汉晋体制的回归D.借礼教加强民族交融
4 . 西晋时期“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北方人常常谴称南方人为“鱼鳖之徒”,至北魏时期,京城各郡食鱼之人渐多,甚至出现了“洛鲤伊鲂,贵于牛羊”的景象。这一变化反映了(     
A.南北民族交融加强B.国家经济重心南移
C.北方农业得到恢复D.南北饮食习惯趋同
2023-12-2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分科诊断模拟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北魏太武帝时期,墓葬壁画醒目地绘着毡帐星布、宰羊饮酒的宴饮场面;文成帝时开始出现养殖耕牛的画面;到孝文帝时期,墓葬中反映农业生产的器物数量增多,集体狩猎等场面逐渐减少。这一变化(     
A.表明先进生产方式已传至长城之外B.反映出北魏社会封建化转型进程
C.折射出各民族相互交融程度的加深D.体现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快速发展
2023-11-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南北朝时期,南朝官员陈庆之原来认为:“魏朝甚胜,尤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但他出使北魏目睹洛阳风貌后却感慨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表明(     
A.北魏政权更迭频繁B.中国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
C.南北文化隔阂增大D.北魏改革缩小了南北差异
7 . 汉魏之际,地方治理系统在战乱中被破坏,各地出现大量坞堡,豪强地主借此自卫,农民归附以求苟存。这就形成以家族为核心的庄园组织。十六国至北朝前期,坞堡再度盛行,控制着大量土地和人口。针对上述状况,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A.仿照门阀制度,确定鲜卑贵族门第B.迁都洛阳,打击旧贵族势力
C.实行均田制,授田于民,恢复农业D.改革官员选拔制度,大力推行科举
2023-11-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元4世纪末至5世纪前期,元氏(拓跋氏)的男子多娶鲜卑各部落贵族和其他胡族贵族女子为妻;5世纪中后期,元氏多与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弘农杨氏等汉人大族通婚,多娶汉女。这一变化反映出(       
A.鲜卑贵族集团的势力不断衰弱B.北方汉族士族的胡化趋势
C.北方经济的发展对婚姻的影响D.北魏政权统治基础的扩大
9 . 汉武帝时,农区和牧区的分界线向北推进到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与阴山以及长城一线。而魏晋南北朝时,农牧分界线内缩至渭河平原北部边沿致汾水中游一带。据此可知(     
A.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B.南方经济已超越北方
C.游牧文明取代农耕文明D.战争不利于民族交融
10 . 《晋书》记载鲜卑族曾居“洛阳四市”“改务农业”;同一时期位于东北地区的高句丽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铁制农具、车具、锅形生活用具;十六国时期的北燕冯素弗墓出土了文房四宝;孝文帝在位期间“迁都洛阳”“讲汉语、穿汉服”。这反映当时(     
A.南北方文化的交流和交融B.少数民族对汉文化的认同
C.农耕文化已取得主导地位D.吸取了汉族先进生产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