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1 . 图1、图2为南北朝时期文物图片,这反映了(     
A.北魏封建化改革彻底B.社会动荡利于民族经济交往
C.服制变化是民族交融的体现D.胡服更加具有实用性
2024-02-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五德”指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古代中国用“五德”的相克轮回来解释王朝的更替,一般认为新朝是替代旧朝的“德性”而建立的。北魏之前,中原地区经历赵、燕、秦等政权,但孝文帝不考虑它们的“德性”,直接定北魏“承晋为水德”。这一举措意在(     
A.增强北魏的正统性B.促进民族交融C.继承晋朝政治制度D.强化以德治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5世纪后期,北魏冯太后主政时,针对地方豪强大姓隐匿人口、“督护”地方的现象实行均田制,并严查各地户籍,严禁豪强随意荫占民户。由此可知,冯太后这些改革措施旨在(     
A.缓和鲜卑族与汉族的矛盾B.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D.保证国家赋役征派
2024-01-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北魏时期,汉人士族围绕礼制争论不休,孝文帝不得不遣使江南,引入江南典籍解决问题。南齐也每年“特简才学之士,以为行人”,向北魏展现江南的人物风流。这说明当时(     
A.国家和平稳定B.文化认同强化C.南北贸易频繁D.民族矛盾消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杂调。”以下最能反映材料信息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B.国家将土地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农民耕种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租役
2023-12-1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合江县马街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5世纪后期,冯太后主政时,针对地方豪强大姓隐匿人口、“督护”地方的现象实行均田制,并严查各地户籍,严禁豪强随意荫占民户。由此可知,冯太后这些改革措施旨在(       
A.加速鲜卑族汉化进程B.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D.保证国家赋役征派
7 . 图为出土于山西大同市一处北魏墓的壁画,描绘了墓主人生前的出行场景。画中牛车与马匹并行,随行仆从胡发汉装,拱手肃立,秩序井然。该壁画最适合用于研究当时(     
   
A.民族融合的趋势B.庄园经济的繁荣C.士族政治的兴盛D.等级制度的森严
8 . 孝文帝要求鲜卑人穿汉人服饰,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并鼓励改姓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孝文帝还颁行均田令,发展农耕经济。孝文帝上述举措(     
A.旨在完成北方地区统一B.废除了汉族高门士族的特权
C.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D.顺应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潮流

9 . 北魏前期基本采用重刑治民的法律,中后期的立法不仅将同姓相婚、蔑伦败俗等违犯宗法伦理的行为纳入“不道”罪的框架,且孝文帝亲定流刑、徒刑的适用范围,刑“务从宽仁”,控制死刑的运用。这一变化表明(     

A.儒学正统地位确立B.礼法结合趋势明显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社会矛盾趋向缓和
10 . 如图所示为宁夏固原北魏墓出土的漆画木棺左侧图案,这种漆画绘制于鲜卑式木棺上,画的中心内容是中原地区的历史故事,每个场景的侧旁有汉字题榜。但故事人物的服饰除汉服外,大多数着典型的鲜卑服,斜领袍服,长及膝下,下着裙或祷,头戴风帽。该漆画图案直观反映了北魏时期的(     
   
A.边疆开发B.民族交融C.南北对峙D.华夏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