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2024-01-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22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北魏时期,朝廷多次下诏对普通民众中的高龄者赐予爵位,如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南伐途中,“车驾至肆州,民年七十已上,赐爵一级”。孝文帝此举(       
A.彰显了国家主流统治思想B.推动了中原地区民族交融
C.加快了南北方的统一进程D.巩固了鲜卑贵族政治地位
3 . 北魏孝文帝下诏:改官制、禁胡服、说北语、改汉姓。该诏令(       
A.沿袭鲜卑习俗B.导致平城迁都
C.推动民族交融D.促进南北统一
4 .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A.废分封行县制B.实行盐铁专营C.废旧俗兴汉化D.“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023-11-20更新 | 8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魏书》载:“显祖(献文帝)平青齐(山东一带),徙其族望于代。时诸士人流移远至,率皆饥寒。”孝文帝即位后,则“选尽物望,河南人士,才学之徒,成见申擢”。自此,“平齐民”摆脱了卑贱的地位,取得了入仕求宦的权利。孝文帝的这一举措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扩大政权统治基础B.缓和鲜卑与汉的民族矛盾
C.巩固北魏政治统治D.推动北魏政权封建化转型
2023-11-1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五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北魏实施均田制时规定:受田农民于“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且不得以田产为投献之礼;耕牛可以受田,但上限为4头牛。这些规定旨在(     
A.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B.推动北方荒地的开发
C.加速北魏政权的汉化D.打击北民南迁的现象
7 .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迁都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起到的作用是(     
A.导致南朝政权的更迭B.加强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西南地区开发D.打击了门阀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南北朝时期,南朝官员陈庆之(484—539)最初认为:“魏朝甚胜,尤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但他出使北魏目睹洛阳风貌后却感慨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股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这一变化表明(     
A.北魏政权更选频繁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南北文化隔阂增大D.北魏改革成效显著
2023-10-15更新 | 505次组卷 | 18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旅交融   ②改革内容有迁都洛阳、说汉话等   
③改革促进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④改革为隋庸盛世出现打下了基础
A.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③D.③④
2023-10-1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顺迈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列措施反映了(     
迁都洛阳
穿汉服;说汉语;改汉姓
鼓励与汉族通婚
A.商鞅变法B.北魏孝文帝改革C.唐玄宗改革D.王安石变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