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中华传统文明以农业文明为主,粮食作物有粟、麦、稻、玉米等。这些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对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术界普遍认为,小麦原产于西亚,大约4000年前传入中国,经历了环境适应与品种改造,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空间扩展历程。小麦的传播是在两个因素推动下完成的:其一为喜好面食的北方人南迁;其二为稻麦复种制的出现。黄河流域实施两年三熟制重在提升地区经济实力,而南方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制则直接将黄河、长江两大流域连为一体。将水旱两种作物融入统一地块的同时,不仅空间上实行了南中有北、北中有南的作物分布格局,而且推动了两大流域间的文化认同与空间整合。

——摘编整理自沈为慧、赵剑锋等主编《史料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古代史》(下)

材料二   像云南这样的边远地区,玉米是在16世纪传入的。以种植玉米为主,开垦陡峻山岭的过程,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叶。最南部的开化、广南、普洱三府中,曾以疟疾流行闻名的原始森林,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前已被湖南.湖北、四川和贵州的移民砍伐殆尽。

——[美]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年》葛剑雄译


(1)根据材料一,概括小麦传播的不同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麦从中国北方传到南方最有可能发生的历史时期,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玉米在云南传播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麦、玉米等作物传播带来的影响。
2023-02-12更新 | 24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拓跋鲜卑本是游牧民族,北魏建国后开始发展农业,到孝文帝时期,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经济模式。随着经济转型,法律制度也发生相应变化。北魏太武帝修改律令,规定:“大逆不道腰斩,诛其同籍,年十四以下腐刑,女子没县官。害其亲者,轘之。”太和十一年(487),孝文帝下诏:“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而律不逊父母,罪止髡刑,于理未衷,可更详改。”北魏前期游牧经济下,官吏依靠班赐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班赐的最大来源是掠夺战争。为了约束官吏,整治秩序,北魏设置赃罪,但贪污仍屡禁不止。孝文帝时期,实行班禄制,为官吏发放俸禄。盗罪在历史上由来已久,至迟在西晋时“盗”有了法律意义上的概括。拓跋氏隆兴之时,规定:“盗官物,一备五,私则备十。”太武帝以降,对于盗取官财的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盗劫官私财物者流放至边地,甚至处以死刑。太和十六年(492),孝文帝亲自勘定流刑:“诏群臣于皇信堂更定律条,流徒限制,帝亲临决之。”流刑自此入律成为正刑。这一系列措施,适应了经济转型带来的一系列变化,为北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姚周霞《转型前后北魏经济变迁对立法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法制改革的背景。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西晋永嘉之际北方大乱,“幽、冀、青、并、兖五州及徐州之淮北流人,相率过江淮”,“及胡寇南侵,淮南百姓皆渡江”。以后北方流人南下几未中断,据估计北方人口南下总数约九十余万。为安置这些北方士人和流民,东晋在长江南北设立了很多侨州、侨郡和侨县,用北方地名建置,管理各该 属籍的流人。侨人的户籍用白籍,以区别于土著人的黄籍,属于白籍的人户享受免除一定赋役的优待。侨置政权的官吏皆由北方士人担任。

为限制大族的占有人口和增加政府收入,早在东晋成帝时便先后有“咸和土断”和“咸康土断”的实行。所谓土断,即不论原来属籍何地的大族与庶民,一律以土为断——按现居住区编入户口,将白籍改成黄籍,承担国家租役。桓温的“庚戌土断”成果较显著。

在加强经济上的集权方面,刘裕当政时,又于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实行“义熙土断”。这次土断 雷厉风行,会稽余姚大族虞亮隐匿千余人,被刘裕处死。

——摘自詹子庆、田泽滨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侨置州郡的原因和带来的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义熙土断”的意义。
2022-10-22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经由人口迁徙和民族融合,中华文明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雄姿,进而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代中国,基本上以万里长城和天山山脉为界,北方是游牧民族,南方为农耕民族。除商贸往来,战争、劫掠也是各民族互动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进入匈奴地区的汉人,带去了中原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改变了匈奴单一的游牧经济,出现了农业、手工业等多种经营,并出现了城市。中原的文字和计算方法也被匈奴人接受。进入中原的匈奴人也在血统、文化上给汉民族以影响。音乐舞蹈、饮食文化、平等观念的传入,又给汉文化带来新的生命力。这些流动的人群,既是本民族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异族文化的接受者。

——摘编自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在推进“汉化”改革的过程中,孝文帝充分展示了他对于汉族先进文化的学习热情。……与努力学习南朝的先进文化同步,孝文帝也着手推出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举措。……对孝文帝及其主持的“汉化”改革,我们如果将它放到更久远、更广阔的时空里去考量,可能更容易看清楚它的意义所在。

——胡阿祥、刘志刚《北魏孝文帝:师法先进,厉行改革》

材料三   历史上许多民族创造过原始文字,只有极少几个民族的文字达到完备地记录语言的成熟程度,成为严格意义的“自源”文字,汉字即是其中之一。而日文、朝鲜文和越南文字都属受到汉字影响的“借源”文字。由于中国周边的这些国家和地区先后经历了对汉字的学习、借用、仿造和创造阶段,因而形成了一个“汉字文化圈”。

——王颖喆、孙妍《汉字文化圈与中华法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以汉朝为例分析汉人是如何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北魏孝文帝推出的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化影响周边国家的史实。
5 . 改革的成功往往是顺应了历史的潮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鞅在秦变法前后共二十一年,“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白寿弃主编《中国通史》


(1)材料一是对历史上哪一事件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孝文帝亲政后,又采取迁都洛阳、马服装、改汉址、说汉话、通婚姻等改革措施,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影响。
2022-11-0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末年至魏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系列战乱发生了。这些战乱将长安、洛阳两大繁荣都城夷为废墟,又在废墟之上形成了十六国分裂局面。当时战争频繁和动荡不安的政局,使大量的中原人民从长安、洛阳等地流散到河北、河西和更远的江南。因此,当中原的良田美畴被铁蹄践踏之际,周边地区却获得了发展的契机。其中,势头最猛的是江南。随同中原人民的南迁,包括汉魏及西晋的礼、乐、政、刑等典章和文物在内的中原文化也被带到江南,六朝政权便在此基础上相继建立。虽然江南的政权更迭频繁,但是社会比北方安定。

——摘编自李凭《南贫北富局面的转变及相关经济问题》

材料二   南朝时,水田耕作广泛使用铁犁和牛耕,通过深耕细作促使农作物产量成倍增长。南朝时主要的农作物有稻、麦、黍、麻以及其他各种杂谷,它们与水稻交错播植。地广人稀的丘陵山地和河海滩地也成为农田。土地上不但种植谷物,而且种植菜蔬、竹木、果品、药物等。南朝农业经济形成了江南稻作区、荆湘南川稻作区等六大著名稻作区。稻作区的扩大和水稻等农作物的普遍种植,从根本上改变了南方农业在全国经济中的低下地位。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的整体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方农业的发展表现,并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其原因。

7 . 材料一江南之为国盛矣。……民户繁育,将曩时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发或稔,则数郡忘饥

——摘自《宋书》

材料二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摘自曹操《蒿里行》

材料三   都下佛寺五百余,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摘自《南史·郭祖深传》

材料四   根据材料研究显示:晋代南郡太守孔灵符在永兴的庄园有田265顷,东晋太傅王导在钟山的庄园有田80余顷,南朝名士张孝秀在寻阳匡山的庄园有田数十顷,义兴太守韦载在江乘白山的庄园有田十余顷。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经济的什么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曹操《蒿里行》诗作反映的问题和写作背景。
(3)材料三、四反映了哪两类地主经济类型?概括分析魏晋时期形成这些经济形式的主要原因。
8 . 纪后的文帝改革,北魏社会政治盛衰的一大关键,也是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公元490年为界,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的改革侧重于“形而下”的部分,后期的改革则注重于“形而上”的部分;前者务实,后者务虚;前者重绩效者求声势。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那些最为切合实际、最有实质效益的措施与做法,都是冯太人的作为与贡献,而它们的推行与见效,则为真正归属于孝文帝主持的后阶段改革奠定了基础。也只有明确地区分了整个改革的前后阶段的不同主持人,我们对魏孝文帝在改革运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改革运动中所占有的地位,才可以做出比较公允恰当的评价。……正如宋代叶适所认为的那样,拓跋宏“始迁洛邑”的举措,乃是错误的抉择,属于“根本既虚,随即崩溃”。至于迁都后所推行的那些“汉化”措施,那就更值得商榷了。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形而下”和“形而上”进行解读。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点评。
9 . 人口迁徙改变了区域人文地理形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下计有永嘉之乱、苏峻和祖约之乱、后赵败亡、淝水之战、刘裕北伐、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下瓜步、宋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这七次,总数约有90万人左右。简言之,在此期间,北方平均8个人中有一个南渡,南方平均6个人中有一个北来侨民。其流徙方向大体是北方东部的人民流向南方东部,北方西部的人民流向南方西部。北方人民到达南方,大都举目无亲,出路之一便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成为被隐匿的人口。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在1661-1812年这150年间,福建人口增加了9倍,耕地仅增加32%,人均耕地数从7.11亩降至0.9亩。道光年间“几乎年年有灾,灾区遍及全国”,维持生活“颇费踌躇,于是乎奔走外洋”。中国人移殖澳洲,“殆始于1840年到1859年之间”。随着中外一系列条约的签订,洋布“把土布消灭了百分之九十九”,“无业贫民乘北风附洋舶往国外图生计”。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加强了对起义造反者的镇压,大量农民出洋避祸。如“广东新会平南王黄德滋,率部渡南中国海,最后抵达澳洲北部达尔文港,成为淘金工人”。

——张秋生《略论早期华工移居澳大利亚的社会历史条件》

材料三   根据联合国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按照国籍划分,国际流离失所者居世界前十位的难民来源国及数量分别是:叙利亚660万人,委内瑞拉440万人,阿富汗300万人,南苏丹220万人,缅甸110万人,索马里90万人,刚果(金)80万人,苏丹70万人,伊拉克60万人,中非共和国60万人。

——陈冰《全球难民治理的出路在哪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方人民大规模南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南方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华工赴澳的国内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代世界难民的主要来源区域。结合所学,分析二战以来联合国为保护难民基本人权做出的努力。
2023-03-26更新 | 623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地教研联盟2023届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太武帝拓跋煮,基于北魏的文化国情,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首先于425年,下诏∶“制定文字,世所用者,颁下远近,永成楷式。”自此,改变了以前文字混乱的局面。429年,太武帝还组织一批儒家学者对儒家典籍加以整理注释,“诏集诸文人撰录《国书》……叙成《国书》三十卷。"444年,发诏令∶"今制自王公已下至于卿士,其子息皆诣太学。"并选拔儒家学者讲学,专门负责贵族子弟的教育。同年,太武帝发布诏令∶“其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他采取的这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为后来的孝文帝改制奠定了社会基础和人才基础。

——摘编自李相宁《析北魏太武帝的文化政策》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太武帝学习中原文化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太武帝推行上述举措的意义。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