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商鞅认为人有“好利恶害,喜利畏罪”的自我之心,故“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监督、举报)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战国时代,农耕系统的关键绩效指标为粮食生产能力,作战系统的关键绩效指标是对外作战能力。因此商鞅规定:凡斩获敌甲士一首级者,赐爵一级,赐田一顷,宅一亩,可役使一人为奴仆,若为官可当五十石俸禄之官,“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摘编自方松森《浅谈商鞅变法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材料二   当时北魏统治的北方地区,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战乱之后,文教荒废,典籍缺失,很多书只存其名而无其实,所以孝文帝就想到了向南朝借书的办法,遭拒后只能转而通过其他渠道搜寻书籍,甚至为此专门下了一道诏书,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各种书籍。陈寅恪先生曾经说过“须知鲜卑本无文化可言,要有学术文化,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孝文帝的断北语,一从正音,只是为鲜卑贵族进入文化士族开了一扇门户而已。”

——摘编自刘旭《浅议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缺失》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并分析商鞅变法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落脚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向南朝借书、搜集书籍的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进入文化士族”采取了哪些措施,试从民族层面评价其历史作用。
2023-10-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相传黄帝与炎帝族相争相汇,组合成炎黄联盟,继而战胜并融会蚩尤族。炎、黄两族胄裔(子孙后代)的夏人、商人、周人相继建立王朝,并与黄河中下游其他各部族相互融合,形成“华夏”族。与华夏对称的“夷”,从大、从弓,意为持大弓之人,本指东方(今山东、江苏一带)诸族,后演为中原华夏之外诸少数民族的统称。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

材料二   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氏、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 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迁都洛阳后,孝文帝积极推进改革,改拓跋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太和十六年(492 年),文帝“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

——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华夏族界域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其演变的相关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拓跋鲜卑统治者强化“中国认同”的措施,并从“中华民族发展” 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
2024-03-24更新 | 69次组卷 | 23卷引用: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一历史暑假精品课(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曹操借鉴了汉代西域屯田的成功经验,于公元196年实行《置屯田令》。屯田采用军事化组织形式,主要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形式。民屯的劳动力主要来自流民,军屯的劳动力自然为军人。曹魏的屯田制主要目的是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生产充足的军粮,保证战争的需求。早期屯田是曹操应付北方地区统一战争的事业的一部分。司马氏掌握政权后,出于对屯田兵的担忧,最终废弃屯田。北魏太和年间,中国北方地区已经统一,但社会重新基本安定以后,流民返回故里时却发现土地已被别人占据。同时,在长时间的战乱里形成的坞堡(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王莽天凤年间,当时北方大饥,社会动荡不安。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组织遍布北方地区,不仅占有大量耕地,而且隐匿户口,侵夺税利,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北魏实行均田制,一是为了将流动人口与荒芜土地对应起来,二是为了限制、消解战争中逐渐壮大起来的坞堡经济。

——摘编自宋文杰《北魏均田制与曹魏屯田制关系探讨》

材料二均田制的分配原则是按人口均等分配土地,农民在属于他们的土地上自由耕种,过着典型的小农经济生活。农民以向国家交付租调,体现着他们与封建国家的隶属关系。自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以后,均田制度相继为东西魏、北齐、北周及隋唐等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所采用,直到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两税法实施,均田制才退出历史舞台。均田制播扬海外,日本的班田、朝鲜的丁田,无不受其影响。这种封建土地制度是在拓跋族入主中原后出现的,它必然与拓跋族内部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关,也与当时北部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密切相联。

——摘编自薛振《论北魏均田制产生的社会原因》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魏屯田制与北魏均田制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目的以及影响。
2023-12-2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迁洛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二   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摒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

------白寿彝《中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改革措施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与前代改革相比,孝文帝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
2023-11-0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不能认为从远古起就已统一成今天这个样子了。那就不免有些忽视了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开发、战斗的艰辛而曲折的历程,才终于缔造成这个“统一”。 而且, “统一” 是分大小层次的,从地区性的到全国性的,“分裂” 酝酿了 “统一”, “分裂” 为 “统一” 铺平了道路。历史上各民族间的交往、迁徙乃至相互冲撞,最终融铸成“中华民族”的统一整体。

——摘编自武尚清《白寿彝先生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材料基础上提出观点,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6 .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并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哪些?
(3)从“历史解释”角度谈一谈你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多元认识。
2023-10-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认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阳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迁都。 由于迭经战乱,洛阳早已衰败,太和十七年(493)孝文帝巡幸洛阳,令穆亮和与汉族人氏李冲、董爵等人筹划重建。 两年之后,北魏“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发展了中原正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迁洛早期重建的洛阳宫太极殿广泛吸收、借鉴了魏晋洛阳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极殿的形制。整个城市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布局谨严,规模宏大,远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内统一规划建造里坊,郭城区域的功能进一步明确和丰富。

——摘编自钱国祥《北魏洛阳外郭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重建洛阳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重建洛阳的举措。
2024-02-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周朝建立后,以血缘亲疏关系为纽带,分封了数量庞大的诸侯国,在周礼和周文化的长期浸润下,形成了以周人为核心的华夏族雏形。来自东夷部落的秦人先祖,在发展过程中空间受到挤压,迁往西陲之地,与西戎各部落经过长期的冲突、交流、融合,新的秦人逐渐形成。秦人在崛起过程中,逐渐融入到夏、商、周以来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华夏族,同时还不断吸收了四周戎狄部族,扩大了华夏族范围。春秋战国以降,周天子式微,诸侯征战不断,客观上加强了各诸侯国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摘编自刘再营《周人、秦人与早期华夏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材料二   秦汉统一帝国形成后,民族认同意识进一步增强。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黄帝为华夏第一帝,将“五方”之民,将秦、楚、越,以及中国四边的匈奴族、南越族、东越族、西南夷等的祖先一同纳入华夏同祖共源的世系中去,成为古代中国人“同源同祖”的渊源,由此构建了由五帝三王起始的中国五千年的政治与民族、文明的历史。

——摘编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三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的政权,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由此受到汉族士人的拥戴,十六国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民族交融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司马迁在民族认同方面的贡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孝文帝为推动“民族融合”的举措,分析孝文帝改革带来的影响。
2023-10-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方人民大规模的南下计有永嘉之乱、苏峻和祖约之乱、后赵败亡、淝水之战、刘裕北伐、魏太武帝拓跋焘南下瓜步、宋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之地这七次,总数约有90万人左右。简言之,在此期间,北方平均8个人中有一个南渡,南方平均6个人中有一个北来侨民。其流徙方向大体是北方东部的人民流向南方东部,北方西部的人民流向南方西部。北方人民到达南方,大都举目无亲,出路之一便是依附早先来到南方的士族或地方豪强,成为被隐匿的人口。

——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

材精二北族王朝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他们有机会对汉文化取得相当深入的了解,同时却逐渐疏远,县至完全新绝了与其原居地之间的联系。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北魏。……不论是出子有意还是无意,他们与文化上亲球人野之间的联系总之是断纯了。这种断绝意味着,这些王朝不得不更多地依颇子被征履地的本土责源,也就是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在有些时候,甚至他们与汉族之间的族类界限也变得有点模期了。

——摘编自姚大力《追寻“我们”的根源——中国历史上的民族与国家意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方人民大规模南下”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南方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以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例,说明北魏是如何“更多地依赖”“汉文化的资源”“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的”,并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扼要杨述其历史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时北魏的国势如日中天,北魏在北方的统治已经稳定,并且已得到汉族官僚世族和士人的认同,并没有面临其他民族或势力的挑战,更没有到不改革就得覆灭的地步。孝文帝当然受到了嫡祖母冯太后的影响,而且在太和十四年(490年)冯太后死后他才亲政,此前一些重大措施,如制定新律、官员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和年长制等都是在冯太后执政时完成的,但决定性的汉化政策还是由他制定并成功推行的。孝文帝迁都、汉化的直接结果,是百余万包括鲜卑和北方各族在内的移民迁入洛阳和中原,使洛阳再次成为几乎整个亚洲的文化中心,也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的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不过,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孝文帝或许会被当作千古罪人——由于他的改革,一个有近千年历史的纯粹的鲜卑族、鲜卑语言、鲜卑文化以至拓跋氏家族很快消亡了。

——摘编自葛剑雄《葛剑雄写史:中国历史的十九个片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孝文帝坚持汉化改革的原因。
(2)你认为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应坚持什么原则?并依据这一原则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2023-10-1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选科调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