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资治通鉴》记载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某一措施:魏主下诏, 以为:“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 皆改之。”对这一措施评述不正确的是(     
A.彰显了北魏政权的正统性B.增强了鲜卑族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C.促进了北方民族之间的交融D.消除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
2 .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记述了上至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下列事件不能在《汉书》中查到的是(     
A.文景之治B.尊崇儒术C.均输平准D.士族专权
2023-11-1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江金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商鞅的改革措施中,虽然大多数都和政治、军事和经济相关,但都达到了移风易俗的效果。通过改革,秦国社会上形成了“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的风气,秦军士兵的战斗力得到极大提高,成为名副其实的“虎狼之师”。而且民众以勤于农事为荣,民风趋于淳朴,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同时在社会习俗方面商鞅强制从大家庭中析分出大量的小家庭,使政府掌握的户数大增加,其征收的户赋也随之提高。商鞅颁布法令禁止民众私斗,违反者视情节轻重依律处刑,使秦人“法于私斗而勇于公战"。商鞅确立的法令,成为了秦国崛起至关重要的因素。

——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

材料二   孝文帝推行改革鲜卑族生活方式政策的直接目标是要用儒家的札治与孝治思想来完成鲜卑族的文化变迁,继而确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鲜卑民族在婚姻丧葬习俗、发式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同汉族一样,具有同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接受汉文化,与汉族相融合。

——摘编自岳雪莲《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拓跋鲜卑的文化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改变社会风气而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推动鲜卑族“文化变迁”的方向和主要内容。
4 . 《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有一段描述:“至于元嘉末……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对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②经济重心南移 ③大一统的局面的实现 ④北民南迁与交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11-1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山海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并构成了走出门阀政治、通向重振的历史出口,据此判断,该时期是(     
A.春秋战国B.秦汉C.魏晋南北朝D.隋唐
2023-11-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但关于淝水之战的性质,学术界则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有人力主淝水之战具有兼并统一战争的性质;有人则以为淝水之战的性质应该是民族征服战争;也有人提出淝水之战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统一战争的色彩,但本质上是一场民族入侵战争;还有人认为淝水之战具有兼并统一战争和民族入侵战争的双重性质,而主要的一面是兼并统一战争。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应注意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避免各执一词
B.学术争论难以厘清扑朔迷离的历史,历史的真相具有模糊性
C.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因观点、立场不同而存在差异
D.历史诠释需要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2023-11-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孝文帝通过改革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如下图)……使“胡汉统治阶级因民族不 同而引起的内部矛盾,获得解决……”。下列有关孝文帝改革举措及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迁都洛阳,推动了北方的统一B.通婚姻,顺应北方民族交往交融趋势
C.建立郡县,加强对中原的控制D.实行均田制,促进了游牧经济的发展
2023-11-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宋书》中关于南方经济的发展有这样的描述:“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东晋南朝时期开发江南地区所取得的成就不包括(     
A.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产品增加
B.纺织、矿冶、陶瓷等手工行业有明显进步
C.山区少数民族与汉族逐步交融
D.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9 . 下面是我国古代两个时期的形势示意图。由图1到图2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发展的趋势是(       )

①诸侯混战愈演愈烈             ②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③南方政权渐处劣势             ④由分裂逐步趋向统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10 .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业发展迅速,陶瓷、丝织、制造船等手工行业也有较大进步。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大量的人口南迁       ②优越的自然条件        ③北方多次统一        ④相对和平的环境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