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2023-12-19更新 | 902次组卷 | 203卷引用:辽宁省开原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2 .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唐朝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的管辖B.唐朝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正式确立
C.中原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具有向心力D.唐蕃互遣使者维持双方友好关系
2023-10-04更新 | 474次组卷 | 130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 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2023-06-18更新 | 457次组卷 | 110卷引用:辽宁省开原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考历史试题
4 . 下列文物或遗迹,能够佐证唐朝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A.B.
C.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汉代文物中骆驼并不多见,在其形象塑造上没有变化多样的姿态,也与真实情况差距很大,蹄子与马蹄无异,且大都混同在各类动物之中,没有明显的特别含义。北魏是表现骆驼形象的第一个高潮,骆驼载货、特别是驮载丝绸成为极富特征的造型。到了唐代,以骆驼为题材的塑像、绘画剧增,且大量出现在不是骆驼产地的中原地区;在骆驼形象的塑造上,很多陶塑抓住了骆驼习性中精彩的瞬间,充满动感,极为传神;很多则不再是简单的形象再现,它们或大步行走,或引颈长啸,像是与险象环生的自然环境进行抗争,渗透着对现实生活的歌颂和向往。这一时期骆驼载货的造型更为流行,驮载货物的品类也更多,并且胡人牵骆驼、胡人骑骆驼的搭配造型在骆驼陶俑创作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摘编自齐东方《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骆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汉唐文物中骆驼形象的变化进行阐释。(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6 . 唐代诗人皮日休曾作诗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此诗意在
A.称赞隋朝大运河的功绩B.总结隋朝灭亡的教训
C.抨击隋炀帝的穷奢极欲D.分析运河修建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日本学者认为,与依靠强权将诸民族夷为平地的“罗马和平”不同,唐王朝在处理诸民族关系上则较为灵活、开放和包容,而且还承认他们的“自立”。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A.“天可汗”的由来B.羁縻府州的施行
C.均田制度的推广D.遣唐使船的往来
2019-11-01更新 | 198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单元复习卷: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