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2 道试题
1 . 关于选拔官员的标准与下列选官制度按顺序搭配正确的是(       

夏商周

秦朝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

世袭制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A.血缘—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B.功绩—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D.血缘—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2024-01-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隋唐以前,中央只任命州、郡、县的主要官员,属官则由长官自己选用。隋唐以后,九品以上的官员皆由中央任命,“大小之官,悉由吏部”。这一调整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B.建立地方行政体系C.完善科举制度D.调整中枢决策机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是唐代部分官员出身情况。由此可推知,唐代(     

阶层群体

士族

小姓

寒族

朝廷品官

66.2%

12.3%

21.5%

司法官

大理寺卿

69.84%

11.11%

19.05%

刑部侍郎

93.48%

6.52%

0

刑部尚书

95.90%

3.28%

0.82%

A.官员选拔完全实现了科举化B.士族政治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C.科举制对阶层流动影响有限D.上层官僚集团日益走向僵化
2023-12-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宪宗把女儿嫁给了恩荫出身的官员,宰相权德舆则把女儿嫁给进士,唐宪宗感慨:“我女婿不如德舆女婿。”儒士杜羔屡试不第,思乡欲归家,其妻写诗道:“如今妾面羞君面,郎若回时近夜来!”杜羔颇受刺激,继续留京苦读。这些现象折射出科举考试(     
A.影响了社会价值观念B.增添了政治活力
C.提高了女性家庭地位D.消除了门第观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成语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金榜题名、蟾宫折桂、朱衣使者、独占鳌头、得意门生、名落孙山、白蜡明经等成语密切相关的古代制度是(     
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据表可知(     
朝代西晋东晋隋朝唐朝
比例15%4%17.2%24.5%
A.官位世袭制的发展和延续B.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寒门入仕
C.察举制导致阶层日益固化D.科举制为平民参政提供机会
2023-11-2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列举唐以前选官制度及出现时间、选拔标准
2023-11-2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育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该诗句反映的制度是(     
A.世袭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23-11-22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育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材料二   唐代中后期,一方面户籍制度的荒废,另一方面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导致均田制瓦解,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又爆发了安史之乱,各种因素相互叠加,加剧了唐政府的财政危机。租庸调制已经不能再适应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一种新的赋税制度

——两税法应运而生。

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摘编自《资治通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选官标准、选官方式、选官权力入手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从封建政府的视角简述科举制推行的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及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税法实施的积极作用。
2023-11-1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中,隋唐文化犹如一座突兀的奇峰。与此相应,隋唐人的总体文化素质之高,在封建社会中,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有学者从五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

一、与社会生产力相得益彰的文化素质。

二、宽松的文化氛围。

三、广开才路、奖励文化的统治政策。

四、发达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系。

五、促使万众向学的科举制度。

——摘编自匀利军、汪润元《隋唐人文化素质高度发展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你认为合理的一个角度进行简要说明。(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