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摘自《通典》

材料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唐人杨云:“近场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1)根据史料一,指出曹魏的选官制度及特征。
(2)根据史料二,指出科举制创立的意义。概括隋朝选官制度的主要变化。
(3)综合上述史料,谈谈对古代选官制度的看法。
23-24高一上·辽宁大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从侧面反映西汉实行(     
A.分封制B.军功爵制C.察举制D.科举制
2023-10-12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代中国历朝都重视官员的选拔,下列文献史料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②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③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④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A.④①②③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④②③①
4 . 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郡县制的推行B.科举制的设置
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中央集权的加强
2021-04-22更新 | 479次组卷 | 4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察举制弊端暴露B.地方宗族势力强大
C.王氏为上品家族D.君权遭到剥削
6 . 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否能有效地实施统治,和当时选官制度存在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选官制度的变化有过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唐行科举制度,凡举士铨官,皆重考试。自魏晋以来,造成门阀之九品中正制度,至是始完全废除。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

——邓之诚《唐之制度科举》

材料四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选官制度?这些选官制度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三与所学,分析科举制有何积极意义。归纳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3)据材料四、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2024-03-2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B.算缗令C.察举制D.告缗令
8 .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用官制度。按照这一制度选拔的官吏,据史料记载世家大族范阳卢氏贤良辈出、勋业灿烂:太原温氏,代代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名吏贤士。材料可以说明
A.世家大族特权垄断B.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人才选拔
C.九品中正制唯才是举D.九品中正制具有合理之处
9 . 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察举制的推行B.九品中正制的实施C.科举制的设置D.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2019-04-29更新 | 193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1-2022年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钱穆在《中国传统政治》中说:“魏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乃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这段史料可以用来说明
A.制度的设计要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一致
B.选官制度体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博弈
C.国家政治制度的创建体现了时代特征
D.九品中正制有利于各地区人才的选拔
2018-11-10更新 | 427次组卷 | 5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