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儒林外史》中有一则故事,讲到屡试不中的穷书生范进,得知中举后,竟高兴得发了疯。这反映出作者认为科举制
A.扼杀人才和压抑人性
B.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
C.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D.考试程序繁杂试题艰涩
2018-09-05更新 | 1008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孙中山先生说:“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他强调的是
A.用考试选拔人才的合理性B.科举考试逐渐发展完善
C.科举考试打破了门阀制度D.民国应该坚持科举制度
2018-03-02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四课时训练:第四单元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以下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汉书·武帝纪》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后汉书·左雄列传》雄又上言:“……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帝从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年二十,举孝廉为郎
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
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
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
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
2017-11-14更新 | 908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0年人教版高三高考(广东)历史一轮课时复习卷: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发展—先秦、秦汉
4 . 《辞海》称:“唐以后特派负责某种政务者称使,如节度使、转运使等。”唐朝,中央由工部下的屯田郎中和司农寺主管屯田、营田,而州郡却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中央由工部、少府监和将作监主管手工业生产,州郡亦无相应的主管机构或官员。于是才有营田使、盐铁使、群牧使等使职的设置。材料反映唐朝使职大量出现的具体原因是
A.唐朝现行官制的弊端
B.职官制度运行的惯性
C.唐朝行政制度的僵化
D.唐朝政治形势的剧变
2017-10-25更新 | 509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罗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高三历史晚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