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说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唐朝中枢机构和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
C.唐中宗时皇权有所弱化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2020-08-10更新 | 757次组卷 | 110卷引用:2011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镈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
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近代民主制度特征
2019-09-28更新 | 123次组卷 | 18卷引用: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同步练习
3 . 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他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过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门下省
④皇帝
A.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19-06-04更新 | 247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上承两汉时的察举制度,下启隋唐时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下列有关九品中正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士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并享有政治、经济特权
B.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C.在这种选官制度下,真正有才学、但出身卑微的人不可能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D.隋文帝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方法取代了九品中正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隋朝融汇南北之长而推陈出新,做出了一系列深远的改革和创新。图中所示隋朝实行的制度

①体现了皇权增强的趋势②有利于宰相的擅权专断③反映了行政分工与牵制④造成了皇权的专制独裁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其中官僚贵族子弟69.6%,富豪6%,平民15.7%,贫民8.7%,由此可见,汉代察举制
A.削弱身份制,世袭制
B.兼顾各阶层的利益
C.体现公平公正
D.沿袭世卿世禄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B.扩大了各级官吏的来源
C.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D.把选拔任用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
2016-12-12更新 | 156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拓展卷历史试题(4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率由是出。”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江南贡院始创于1168年,起初为县府学考试场所。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集乡试、会试于江南贡院举行。江南贡院见证了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该制度产生于
A.隋朝B.唐朝
C.宋朝D.明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