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
创立时间:曹魏时期
内容
(1)中央委任____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 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2)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_____,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影响
(1)将评议人物的权力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2)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____的工具
2022-09-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及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纲要上-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九品中正制
背景汉代察举制弊端逐渐显露;东汉末年社会动荡,____无法推行
概况选官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并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
选官标准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道德和才能并重,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实质维护____特权的工具
影响①积极:初行时期将评品人物之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消极: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是门阀士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2022-09-2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国至隋唐的文化-2023届山东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导学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东汉末年,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为此曹魏推行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这表明九品中正制的推行( )
A.意在加强中央集权B.打破了门阀士族的垄断局面
C.保证官员清正廉洁D.提升了寒门庶族地主的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晋书.段灼传》指出:“今台阁选举,涂塞耳日,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材料中反映了该制度(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B.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D.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
2022-08-10更新 | 2229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2022年6月高一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古代的文官政治是中央集权政治的产物,九品中正制的产生既是曹魏政权应对战乱时局之需,也是两汉察举制的继续发展。它较之察举制的主要不同在于
A.选官的对象不同B.选官的依据的不同
C.选官权的归属权不同D.选官的目的不同
6 .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历经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下列有关选官标准排序与之相符合的选项是
A.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D.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二   魏晋时代因当时地方骚乱,交通阻梗,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域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材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四   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

——摘编自黄永年《唐史十二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和魏晋时期中央政府选拔官吏的制度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性。
(3)根据材料四,指出与租庸调的税制相比,分析两税法在征收标准和纳税对象上的新变化。
8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主要有:德行、门第和考试成绩,下列选官制度与这个对应正确的是
A.察举制——科举制——九品中正制B.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察举制——科举制D.科举制——九品中正制——察举制
2020-10-13更新 | 475次组卷 | 27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曹魏时期,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贤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间“儒雅并进”。由此可知当时
A.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德才并举
B.古代选官制度有利于中央集权
C.九品中正制选官侧重门第等级
D.古代选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2019-09-16更新 | 470次组卷 | 3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科)试题
10 . 下图是古代某种选官制度的操作流程,据图所示可知古代选才

A.察举制注重品行和地方推荐
B.九品中正制程序具有严谨性
C.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和族望
D.科举制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