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选官制度有一个演变的过程,西周、魏晋南北朝与唐代是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请按示例填写表格。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俟,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1)根据示例填写材料一表格。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选官制度的主要弊端。
(3)结合教材评价科举制。
2023-10-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同历史时期,选官的方式不同。先秦时期主要是“世官制”,但是商鞅打破传统的选官制度,接军功大小授予官位。汉高祖多次下诏让各地官员举荐贤人能士,帮助朝廷治理国家。到汉武帝时,正式形成察举、征辟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注重门第出身,以门第为选官标淮,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摘编自向仕碧《对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认识》

材料二  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既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的变化历程。(要求:写清时间、选官标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科举制的意义,并列举唐朝完善科举制的主要措施。
2021·上海崇明·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中民谣、诗歌体现的选官制度依次是(    

选官制度

民谣、诗歌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A.①察举制②科举制③九品中正制B.①九品中正制②察举制③科举制
C.①察举制②九品中正制③科举制D.①九品中正制②科举制③察举制
2023-07-23更新 | 320次组卷 | 32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上海卷专用)-一轮巩固卷04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捕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隋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三   科举制使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及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及其标准。根据材料二说明隋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汉官仪》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晋书》

材料三   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辰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杜佑《通典》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及选官标准。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其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的意义。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规律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即位后的第一年,就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

一摘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度。权贵子弟依恃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位列上品空断高官职位:而若干不肖子弟更是巴结权费,徇私舞弊,造成上品无门,今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隋文帝于开皇中取消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制。

——摘编自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三   进士科始盛于唐高宗时。至玄宗开元以后,益为社会所要崇。由于科考的士人不拘资格,因此成为平民的进身之阶。开元以前的朝中名士,杂出他途者尚多。开元以后,进士出身者占十之七八。

——摘编自傅乐成《隋唐五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的主要标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弊端。
(3)科举制出现于哪一朝代?
(4)根据材料三,简述科举制实施的影响。
2023-01-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时代华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王徽之是魏晋时期“书圣”王羲之第五子,曾在车骑将军桓冲军中任职。一次桓冲问他,“你部门有多少匹马?”答曰:“我未曾过问,怎么知道呢?”他行事任性随意,后却官至黄门侍郎(门下省副长官)。这是由于当时推行(       
A.世卿世禄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科举制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秦始皇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帝国体制,一个管辖全国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在行政体制上,废除西周的封建制,改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选官制度。如下图。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秦王扫六合”是指什么事件?“扫六合”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三公”分别是谁?秦始皇的“政治体系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上面三幅图所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及其选官标准。
2023-01-0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中兴之后,复增淳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淳厚之属,荣路既广,触望(绝望、不满意)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逐渐)以流竞(流于形式),权门贵仕,请谒繁兴。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上书称,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

——《后汉书·左黄周传论》

材料二西晋时期是门阀势力高度发展和极度膨胀的时期,也是曹魏以来的九品中正制日益被高门世族控制和垄断的时期。当九品中正制最终蜕变为世家大族的政治工具之后,它不可避免地抛弃了先前注重德行、才能的好传统,沾染上选举注重家世、阀阅的门阀色彩。随着中正权力日益膨胀,中央集权统治势必遭到严重削弱。

——摘编自张旭华《试论西晋九品中正制的弊病及其作用》

材料三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已见。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察举制出现的问题,并指出尚书令左雄上书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九品中正制。
(3)根据材料三,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并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
2023-01-0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