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士人和小吏要在仕途上求发展,多以孝廉为阶梯。学者指出,此时孝廉以家资丰厚,累世仕宦,研读经书,晓习律令,且通过地方吏职历练的占大多数。来自贫寒之家,但才德兼备的很少。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战国B.东汉C.唐朝D.北宋
2021-05-19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建议改革察举制,并对孝廉进行分科考试。具体办法是由公府主考,儒生出身的考经学,文吏出身的考文书。公府考毕,再由尚书省复试。这一建议被采纳执行。察举制改革
A.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办事效率
B.改善了选拔人才的标准和程序
C.杜绝了选人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D.打破了士族把持举荐权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汉代地方豪强势力不断发展,他们没有像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那样推行封建制,而是“由潜在的分裂势力转化为大一统体制的维护者”。下列能支撑该观点的是
A.察举制度拓宽了仕途通道B.重农抑商维护了小农经济
C.中外朝制调整了中枢权力D.边疆治理确保了国家安定
2021-05-13更新 | 505次组卷 | 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中写道:“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的中心在士族集团。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文化得以在更广泛的空间内普及,学术的中心由家族转向社会。”出现这一变化的政治原因是
A.均田制的推行B.察举制的实施C.校教育的发展D.“三教合一”的出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