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选官的标准主要有“文、武、德、才、血”等几种。如果“武”对应的是军功爵制,那么“德”指的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22-03-15更新 | 151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两汉时期,品藻人物推崇“明经笃行”、“孝悌力田”等伦理道德标准;魏晋时期,以“颖悟”、“远识”、“器量”、“宏放”等概念作为评论标准。这一变化反映了(     
A.选官制度放弃了儒学标准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丧失
C.个人价值的自觉意识增强D.世家大族崛起垄断仕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汉代,无论是郡国岁举的孝廉,还是诏令特举的贤良、文学,到朝廷后,均须再参加考试。考试的内容以经学、章奏为主。考问主体,则上至皇帝亲策,下至公府甄核,几乎遍及察举的各个科目。这些举措
A.压缩了营私舞弊的空间B.消除了察举选官中的弊端
C.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D.确保了各类人才为国所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代察举制最初规定各郡国岁举二人。东汉和帝时改以人口为标准,郡国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后又规定少数民族杂居的边郡地区,人口满十万每年即可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上述做法
A.保证了选官的公平公正B.利于缩小各地区经济文化差距
C.促进了民族交融D.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
2021-03-28更新 | 1000次组卷 | 32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