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为汉代察举制的察举科目与内容。据此可知,当时
类目科目察举内容
特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科发生灾异、动乱或其他重大政治问题之时,由皇帝下诏察举,被举者以“对策”形式发表政见,然后分等授官
明经、明法以及“能治河者”“勇猛知兵法”等科擢举各类专门人才或特种人才
岁举秀才、孝廉二科地方向中央朝廷定期贡士,分州举和郡举,这两科最初没有考试,举后直接授官
尤异、廉吏二科擢举地方官吏中之有功绩的吏能者
A.注重分类分科选拔人才B.地方主导了官吏的选拔
C.官员文化素质显著提高D.以道德为依据选拔人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据此可知,汉朝察举制(     
A.依然是官僚贵族世袭制B.削弱了贵族身份世袭制
C.大大提高官员文化素质D.有效抑制地方豪强势力
2020-08-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后汉书·许荆传》记载:“许武以弟许晏、许普未显,欲令成名,乃剖财产为三,自取肥田广宅,二弟所得悉劣。俾弟得克让之名而得选举。后复会宗亲泣言所以分产取讥意,悉推财产于二弟。郡中翕然称之。位至长乐少府。”这体现了
A.财产作为选官的主要标准B.察举制的弊端
C.选拔官吏以品评等级为主D.科举制的演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某史书记载:“夫乡举里选,必累功劳。今刺史、守相不明真伪,茂才、孝廉岁以百数,……每寻前世举人贡士,或起畎亩,不系阀阅。”形成上述现象的制度性因素是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16-11-27更新 | 422次组卷 | 32卷引用:2015届江苏南京市高三上期期初摸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