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024-03-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2 . 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B.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C.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向衰落D.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朝影响深远
2024-03-1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云龙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检测历史试题
3 . 唐代宰相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这反映出当时(       
A.行政效率有所提高B.中央政府决策实现民主化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相权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
2023-12-23更新 | 85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修建一项大型交通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应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B.尚书省→工部→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尚书省→工部→门下省→中书省
2023-11-20更新 | 203次组卷 | 461卷引用:2012-2013学年云南省楚雄州东兴中学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太宗时期,大臣封德彝建议将征兵年龄从21岁提前到18岁,相关诰敕经皇帝签署后下发到门下省时,给事中魏征坚决不肯署名,最终诰敕没有颁行。材料反映出唐代(     
A.三省体制加强了君主专制B.三省体制有利于科学决策
C.给事中负有起草诰敕的职责D.门下省权力远远超越中书省
2023-11-07更新 | 154次组卷 | 42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     
A.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B.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3-07-15更新 | 552次组卷 | 47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于秦汉相比有进一步创新,其创新之处是(     
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8 . 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2022-12-11更新 | 403次组卷 | 42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2020届高三第四次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与秦汉丞相制度相比,隋唐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主要在于(     
A.通过分散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B.用六部牵制宰相的权力
C.通过加强相权达到集权的目的D.取消宰相,加强皇帝权力
2022-11-09更新 | 15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海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10 .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自己封拜官职,因心怯,他将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以正常的样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上面的文字亦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当时称“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制约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2022-10-09更新 | 362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