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表中民谣、诗歌体现的选官制度依次是(    

选官制度

民谣、诗歌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A.①察举制②科举制③九品中正制B.①九品中正制②察举制③科举制
C.①察举制②九品中正制③科举制D.①九品中正制②科举制③察举制
2023-07-23更新 | 325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士占18%。这说明(     
A.隋唐时期的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的特点B.隋唐时期的科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
C.隋唐时期的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D.隋唐时期,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2022-11-26更新 | 903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是(     
A.德才——考试成绩——门第声望B.门第声望——德才——考试成绩
C.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德才D.德才——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反映了唐玄完开元年间的官员考核制度(流外官是指唐时充任各衙门的具体办事人员),据此可知,该制度
唐代流外官的四等考第
等第资格
1、上清谨勤公,勘当明审
2、中居官不怠,执事无私
3、下不勤其职,数有衍犯
4、下下背公向私,贪浊有状
A.由专门考核机构负责执行B.考核标准非常全面客观
C.注重官员实际工作表现D.具有浓厚的道德判断色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魏晋时期,高品第的士族很乐于就任地望清美、品秩较低、升迁较易的秘书郎、著作郎、黄门侍郎、散骑侍郎等官职,而寒门不可企及。这从本质上说明
A.社会阶层已经固化B.地主阶级统治加强
C.士族精于为官之道D.门阀政治逐步形成
2021-01-24更新 | 1506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阻塞了,于是大家都要争当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进城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因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

——钱穆《中国历史政治得失》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其创立打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世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垄断的局面。……一切以个人能力、知识为准,以考试促学的鼓励使全社会,特别是中下层百姓形成了“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的向学社会风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选拔人才的制度是?选拔人才的标准是?
(2)据材料二指出其反映的选官制度的名称、确立时间及弊端?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标准是?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4)据材料四概括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7 . 两汉时的察举制,地方官推举人才主要参考乡闾评议;魏晋时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品评人才等级,中正官须为中央任职的官员;隋唐以来科举制选官由中央部门主持,有时皇帝还亲自参与人才的选考。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了
A.才学成为选官的唯一标准B.科研人才大量涌现
C.官员选拔的标准完全不同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020-07-19更新 | 796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西南大学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北朝强调军功以抗衡贵族,军功吏治取向成为官僚政治复兴的动力和起点。官僚的考选、考课、学校、法律等制度在北朝都有较大发展。南朝寒人掌握政权其实也是通过军功这一道路。这些措施的出台
A.加剧了此时中国的社会分裂B.推动了南北方的民族融合
C.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的开端D.加速了门阀士族制度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曹魏时九品中正制形成,中正官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
C.更加注重德行的考查
D.不利于选拔有用人才
2019-04-01更新 | 811次组卷 | 35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