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面材料是史书记载的时人对于王安石变法的看法,该材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A.引起了社会的骚动不安B.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
C.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D.导致了北宋的迅速灭亡
2024-01-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3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安石之开源政策,有些处又迹近于敛财,那时的百姓,实有不堪再括之苦。”作者认为王安石变法(     
A.加速北宋衰亡B.并未富国强兵C.加重人民负担D.加强社会管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安石指出:“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这说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     
A.通过经济调控,实现富国富民B.增加农民赋税,保证财政支持
C.提出工商皆本,提高社会生产D.控制地方财富,加强中央集权
4 .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作为中国古代改革的重要代表,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有(     
①均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均改变了旧的土地制度
③都涉及了诸多领域   ④都触犯了旧集团的利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当时北方民族政权的担忧:“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在这一压力下,宋神宗(     
A.任用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B.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C.接受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D.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纸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王安石推行青苗法,按户等放贷取息,户等越高可借贷越多,取息二分,一年两次,实际上某些地区取息高达四分。由此可推知,青苗法的推行(     
①执行过程出现偏差   ②完善了户籍制度
③导致两税法的瓦解   ④缓解了财政压力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材料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D.变法损害农民利益
2023-03-13更新 | 400次组卷 | 36卷引用: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人描述王安石变法开始后的情景说: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砣砣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卷60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刘挚《忠肃集》卷3


概括两段材料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观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评价较后人更具有正确性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
C.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022-04-18更新 | 481次组卷 | 38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华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