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去重敛、宽农民、国用可足、民财不匮”是王安石变法的初衷。他以国家放贷帮助农民度过青黄不接时期的青苗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     
A.直接通达和启示了现代的国家金融信贷
B.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C.特别重视对社会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
D.重视国家财政收支改变国力衰弱现状
2024-01-1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宋代,户部、盐铁、度支三个司独立掌握全国财政,地位崇高。王安石为神宗相时,提出把三个衙门重新组织起来,统一到新设立的衙门,即变法决策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材料可用于说明(     
A.神宗朝出现财政危机B.王安石变法存在失败的隐患
C.王安石试图加强相权D.北宋中枢机构行政效率低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颁布市易法。该法规定,各常平所储存的钱谷为根本,当粮食的市场价格上涨过高时,则以低于市场价进行出售;当粮食的市场价格下降过低的时候,则向市场购买进行囤积。这一举措(     
A.有利于经济市场的稳定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
C.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D.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事宜。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遣三司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情况。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     
A.整顿官僚机构B.加强中央集权C.对抗金兵南下D.实现富国强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可用来说明,王安石变法(     
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实行“均输法”
熙宁二年(1069年)九月实行“青苗法”
熙宁二年(1069年)十一月实行“农田(水利)利害条约”
熙宁二年(1069年)十二月实行“募役法”(即免役法)
熙宁三年(1070年)十二月实行“保甲法”
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实行“市易法”
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颁布“方田均役法”“保马法”
A.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操之过急B.主要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
C.强调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D.重视对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
2023-08-11更新 | 419次组卷 | 25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艺术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经济关系的变动和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生产工具               图二废井田开阡陌
(1)分别提取材料一两幅图的信息,并从唯物史观角度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2)模仿下面的示例,简介两税法。
示例:租庸调制
唐初实行的赋税制度。规定凡是均田人户,均按丁承担定额的租调,并负担一定的徭役。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租庸调制有利于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两税法

材料二   这个大文人(王安石)实在是一个不错的改革者,它能够考虑到“青苗法”,在政府和农民间建立了庞大的债权关系,还有“免役法”,即资金和劳役的替代法,这就更加大胆了。这些改革使国家富裕了……

——摘编余秋雨《中华文化四十八课堂》


(3)据材料二并从变法的积极作用角度说明王安石“实在是一个不错的改革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安石变法中颁布实施《市易法》,于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这一举措(     
A.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干扰了正常的商品交流D.缓和了统治集团的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安石变法中有一项“募役法”,将原来在民间按户等轮流金派差役的做法,改为征收“免役钱”雇募他人应役,引起激烈的争议,其中支持该举措的以南方人为核心,而反对派领袖多为北方人。据此可知(     
A.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B.该措施直接导致统治集团分裂
C.该措施极大地加重了人民负担D.侧面反映出北宋经济重心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在谈及王安石变法时指出:茶业征榷、盐钞法修订、酒务“实封投状”等专制制度剥夺了大商人“较固(垄断)取利”,民间出现了“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的现象。而“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均输无法应对钱米并征、折钱不均等新问题。该学者意在强调王安石变法
A.损害了权贵集团的既得利益B.没有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C.破坏了民间的商品货币关系D.指导思想背离了统治需要
2022-06-27更新 | 3382次组卷 | 33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长寿区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评价较后人更具有正确性B.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
C.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D.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022-04-18更新 | 481次组卷 | 38卷引用: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