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前此轮差职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缴纳免役钱。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免役钱。”这一举措意在(     
A.刺激商品经济的发展B.为封建政府拓宽财源
C.适应放松人身控制的客观要求D.遏制大地主大官僚势力的膨胀
2024-06-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所示是王安石变法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这些措施(     
青苗法

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黄不接时,由官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每半年收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别随夏秋两税归还。
募役法将原来按户轮流服差役,改为由官府雇人承担,不愿服差役的民户,则按贫富等级交纳一定数量的钱,称为免役钱。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A.强化了社会管控B.增加了政府收入C.实现了富国强兵D.抑制了土地兼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材料揭示了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B.变法推行操之过急
C.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D.变法损害农民利益
2023-03-13更新 | 400次组卷 | 3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史载,王安石变法时期,青苗法规定“五户以上为一保”,即彼此先商量好要借多少钱,大家互相担保。但在执行过程中,官府却强令富户为各等级贫户提供担保,并向各等级民户摊派青苗钱。收钱时若贫户无力偿还就向富户索取,将贷款的风险转嫁给富户。这说明(     
A.北宋守旧势力异常顽固B.变法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变法存在危害百姓现象D.北宋朝廷无视民间疾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熙宁二年九月,政府以各路常平仓、广惠仓所积存的1500万贯石为本钱,向农民发放青苗贷款。每年分两期,即播种和夏秋未熟时贷出,收割后收回,每期取息2至3分。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B.加剧了政府财政危机
C.切实解决了农民的困境D.达到了富国强兵目的
21-22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是世人对王安石变法的部分评价。对下述评价理解正确的是(     
北宋刘华《忠肃集》二三年间,开阖动掘,举天地之内,无—民—物得安斯所者……数十一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明李贽《史纲评要》实王安石有以启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当时司马光已官其为害当见于数年之后。(评论北宋亡于金)
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度。

A.《忠肃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B.《史纲评要》属于明朝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最为全面
D.从《忠肃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2022-08-02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的经济政策和军事改革都是针对时弊而提出的,且击中要害,措施具体,所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终因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而失败。该学者意在强调王安石变法
A.未取得统治者支持B.推行时用人不当
C.没有革除社会弊端D.缺乏适宜的环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文帝打破常规,先是不谋而迁,明为南伐,实为南迁,然后再派人营建洛阳。……穆泰初有劝立孝文帝之功,及至因不愿意迁都而伙同陆睿等人谋反,事败后全部被诛杀。为避免矛盾激化,孝文帝特准一时不习惯南方生活的旧臣夏天居平城,冬天居洛阳,时谓之“雁臣”。

——摘编自陈元湘《谈孝文帝促成改革成功的手段》

材料二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砣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摘编自司马光《传家集》

材料三   王安石……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摘编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安石新政,虽属失败,毕竟在其政制的后面,有一套高远的理想。这一种理想,自有深远的泉源,绝不是只在应付现实、建立功名的观念下所能产生的。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原因和影响的角度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负责变法事宜。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遣三司察诸路农田、水利、赋役情况。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
A.整顿官僚机构B.巩固国家统一C.对抗金兵南下D.实现富国强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王安石的多项改革,涉及将当时的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以及数目字管理(核心是正规的产权制度),但不见容于当时的官宦文化而无法取得成功。黄仁宇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中用人不当B.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C.王安石急于求成D.失去了宋神宗的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