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宋中期,为抵御北方民族的南侯,加大“养兵”。神宗即位之后,“忿流弊之积委,闭财力之伤耗,览政之初,为强兵富国之计”,决定改革。当时各州、府,除了征收正常田赋外,还有以“贡品”名义征收的各种物资,都由各民户分担。不论年成丰歉,也不问京城各种物资的供需情况,各仓库的库存情况,都不能轻易更换或减少,要按规定运送到京城进贡。当年成差时,百姓只得高价购买以上供。当库存多时,府库多余物资只得出售,而大商人又乘机操纵市场,官府和上贡的民户都深受其害。为解决这一弊端,王安石推行“均输法”,根据当地每年应当上供的数目、首都每年的用度及库存物资的数量之间的综合关系,本着“徙责就贱、用近易远”(就贱、就近)的原则进行购买,以“稍收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而制其有无,以便转输”。实施后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摘编自陈振《宋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均输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均输法改革的作用。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宋采取监牧制度为朝廷养军马,但监牧占地多,而产马数量少、质量差,耗费巨大。王安石在民间养马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令民户养马的新法,即保甲养马法。1072年,保甲养马法开始实行于开封府属县,次年八月推行于整个华北地区,定额为8000匹,后增至1万匹。民户自愿养马,每户一匹,最多二匹,官府供马,或自买马官府补钱,开封府界地区养马户除了免纳二百五十束粮草外,还另外发给钱。其他地区每养一匹马每年可免“折变缘纳钱”14400文等优待办法。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保甲养马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保甲养马法改革。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安石变法对赋役制度进行了重要的变革。第一,“抑兼并”,就是限制豪强对农民的兼并,为此,变法派曾设立了青苗、免役等法。王安石特别重视对差役法的变革,认为它是抑制兼并的有效手段。在这个限制中,政府以年息百分之四十的青苗钱,去抵制百分之百乃至百分之三百的高利贷。第二,按照每户产业情况,负担国家赋税,这是历代统治者一向标榜的均平赋税。免役法是这类措施中最为突出的一项。方田均税法,不言而喻,也是这类措施当中的重要一项。方田均税法在变法开始时没有推行,后来推行了十几年,仅限于五路(京东、河北、河东、陕西和开封府界)。到元丰八年(1085年)方田均税法被废止之时,共清丈了上述五路二百四十八万四千三百九十四顷土地。五路占全国总面积不过百分之二十,而清丈的田亩却占全国税田的百分之五十四。

——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史断代研究.宋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方田均税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当时面临着什么突出问题,并分析改革中的理财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
4 . 有学者认为,庆历新政中范仲淹等人同心协力,同舟共济,有时还相互推崇。“所以,导致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在于它抵触了宋朝的家法”。这里的“家法”最有可能是指
A.朝廷对文官的防范B.朝廷对朋党的防范
C.朝廷对割据势力的防范D.朝廷对宰相等重臣的防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