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即安排官员修撰全国性地理总志《元一统志》,命秘书监“(要)大集万方图志而一之,以表皇元疆理无外之大”。书成后又让人在该书序言中写道“我元四极之远,载籍之所未闻,振古之所未属者,莫不涣其群而混于一”。该地理志的修撰(     
A.奠定了中国疆域版图的基础B.提高了元朝的基层治理能力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D.服务于国家认同的现实需要
2024-01-29更新 | 3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元代在全国建立了以大都为中心的驿站系统。驿站之“站”是蒙古语Jam的音译,即汉语“驿传”之意,在元朝它往往与“驿”合用,形成“驿站”一词,沿用至今。这反映了(     
A.元代实现了各民族平等B.中华文明在交融中创新
C.元代地方管理制度完备D.驿站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3 . 元朝统一完成后,忽必烈下令:“除集贤大学士、国子祭酒,衡纳还旧俸,诏别以新俸给之。命设国子学,增置司业、博士、助教各一员,选随朝百官近侍蒙古、汉人子孙及俊秀者充生徒。”这一命令
A.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趋势的增强B.证明统治者放弃了游牧传统
C.反映了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认同D.提升了统治集团的文化素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元朝行省内的军队有直接受行省节制的汉军及新附军,还有隶属于枢密院的蒙古军、探马赤军等中央军队。另外,朝廷还根据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把镇戍部队在各行省之间进行调配。这些措施(     
A.增强了地方的军事力量
B.表明专制皇权得到了加强
C.降低了地方割据的风险
D.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宣政院B.行中书省C.枢密院D.中书省
2022-06-29更新 | 127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3届山西省太原五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卷
6 . 据元朝中期吏部统计:朝官共2089员,蒙古、色目有938员,汉人、南人1151员;京官共506员,蒙古、色目有155员,汉人、南人351员;外任官共19925员,蒙古、色目有5689员,汉人、南人14236员。这说明
A.元朝政权的性质是蒙古政权B.汉族官僚逐渐控制元朝政权
C.元朝冗官冗费问题日益严重D.元朝注意发挥汉族官员作用
2021-11-28更新 | 510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2020年1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策划的“舟楫千里——大运河文化展”向公众开放。如图分别为隋唐时期和元朝时期的大运河示意图。它们所起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A.有利于保障都城的物资供应B.促进了关中与江南的交流
C.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D.减轻了南方人民赋税负担
8 . 元朝的政治中心大都,远离当时的全国经济重心,需要源源不断地调运南方物资人京。然而,如何把大量物资从遥远的南方运往大都是统治者面临的难题。为此,元朝政府
A.大力发展海外贸易B.收取货币地租
C.重新开通了大运河D.迁移政治中心
9 . 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建年号“中统”,1271年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改蒙古国号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忽必烈这些做法意在
A.展示称雄四方的野心B.加强人民对其认可
C.推动蒙古政权的汉化D.体现统治的正统性
10 . 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三权相互牵制达到政治平衡
B.中书省独大威胁皇权专制
C.建立独立监察体制加强君权
D.行政权和军权受制于司法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