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图2

根据图1、图2,判断并写出上述两幅地图所处的历史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你做出判断的依据。
2024-02-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自西周至唐代末2000多年间,北京始终都只能是地方政治中心。以下是元明清时代北京成为首都的几种解释,其中能够确认的因素是(     
解释一:汉族力量衰弱,北方人南下,形势紧急,始有燕都之隆兴。
解释二:北京崛起为大一统封建王朝的都城,无疑是东北民族崛起的结果。
解释三:为了更接近东南方经济重心获取资源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草原民族的势力必然也随之由西向东转移,北京成为中国政权格局演变中的受益者。
A.自然条件优越B.游牧民族影响C.金朝建都功劳D.经济重心南移
3 . 《元史》记载:“春,帝居万安宫一月,居揭揭察哈殿二月;夏,避暑于昔刺斡儿朵;秋,居于阔阔脑儿行宫;冬,大猎于汪吉河”,“率以为常”,后在此基础上元朝建立了两都(大都和上都)巡幸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       
A.适应了民族传统和政治统治的现实需要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表明元朝政治治理奉行因地制宜的原则D.利于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
4 . 辽宋夏金元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表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     
少数民族主要活动

916年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政权都兴庆,制度仿北宋,创制文字。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

完成统一、创制文字,进行了制度创新。
A.鲜卑、女真、蒙古、满洲B.鲜卑、女真、党项、蒙古
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观察如图所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相权由分散走向集中B.相权皇权矛盾日益缓和
C.君权强化并达到顶峰D.政府行政效率不断弱化
2023-11-1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泉州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23·全国·二模
6 . 下图是中国古代官方户口统计数字图(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年号元年户数口数资料来源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21223306259594978《汉书.地理志》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245984016163863《晋书.地理上》
唐朝玄宗天宝十四年755891470952919309《通典.食货七》
元朝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1343032259848964《元史.世祖本纪》
A.正史户口统计数是绝对可靠的一手史料B.官方记载户口数与实际户口数存在差异
C.正史户口统计数必须与民间史料相印证D.官方统计数可以真实反映人口历史状况
2023-05-11更新 | 98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表是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首领的部分施政措施。由此可见,在这些政权中(     
少数民族首领措施
耶律阿保机重用汉人,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参照汉文化改造契丹文化。
李元昊依照宋制设立百官,参照宋制定朝仪。
完颜阿骨打命人依据由汉字改制的契丹字拼写女真语言,创造女真文字。
忽必烈注意选用人才,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建立各项政治制度。
A.统治者的汉文化素养深厚B.游牧文化已经走向没落
C.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D.因俗而治成为普遍原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忽必烈即位后.定国号大元、年号中统,并为辽、宋、金修史,“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这表明元朝(     
A.开创了少数民族修史的先例B.形成了开放平等的民族观念
C.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D.强化了“大一统”的政治理念
2023-03-08更新 | 488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1273年,元政府刊刻《农桑辑要》,该书主要是针对北方农业生产特点而作;1313年王祯的《农书》正式出版,综合了黄河流域早地农业技术和江南水田精细作业的经验,对南北农业技术和农具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比较。农书内容的丰富,主要得益于(       
A.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进B.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国家逐步实现统一
10 . 蒙古汗国没有年号纪年的传统。忽必烈继位后,建年号曰“中统”,以儒家经典《春秋》《易经》为洪范,以此实现寰宇一统、天下一家。这一举动旨在(     
A.实行民族平等政策B.强化元朝国家认同
C.继承先代传统制度D.维护儒学正统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